2)第七十七章 入学考试_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非,这卢衙内,也是这般?

  想到着卢延巡可能是将来的一个大官,那陈处长也起了结交之心,便道:“想来曲参军将来是要重用衙内,为执掌一方的管理人才,既是如此,那陈某便斗胆给衙内选择了算数、律例和经济三门课程了,衙内以为如何?”

  卢延巡才不知道如何还是何如,只管点头称谢。

  选完课程后,那陈处长又招手叫来一个属下,让他拿了三束卷轴过来,交给卢延巡:“为了更好地给衙内安排课程,这里有三份试卷,还要请衙内先做一下!”

  卢延巡不解这又是何意,不过,拿到试卷,那定然要考试。他也不抗拒地全部接过来。

  他先随手拿了一份,打开一看,原来是律例。

  律例自然是要靠法律和规章制度了。

  这上面的内容倒还好。

  唐代的律法,本身就已经相当丰富了,而王延兴在扬波军中实施的各项法规,大多借了唐律的影子。

  而卢延巡对唐律也有所了解。

  所以,他打开考卷,看到题目时候,还是能做出来不少的。

  只是,等他终于将律例考卷作完,再开始做算数时,他就开始发现,这算数题,似乎有点难了。

  试卷的前面几道题,是简单的四则运算——说似乎简单,对于只会用算筹的卢延巡来说,这三位数的加减乘除,可并不简单啊!

  他连猜带蒙地写完前面十道题后,看到,下面的题,是一道秦王暗点兵的题。

  提问:秦王一日至校场,见有三五十人在操练,想快速地知校场人数几何,便先让众兵士,按照一定秩序,分别进行排列:先让三人一组余两人,再让五人一组余三人,最后又七人一组余四人。请问:这队士兵至少有多少人?

  这道题他倒是在孙子算经上见过。只是他对算数并没有研究,便只是匆匆一瞥,哪里记得相关算法?

  不过,这个题目上有一个提示:上面写了三五十人几个字,给了卢延巡提示。他便从三十开始,一个一个地往上试,看哪个数能刚好满足这个条件。

  试了半天,总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试到五十三的时候,刚好是对上了。

  他连忙将五十三写了上去。

  再下来,却是一道勾股题。

  这题看着象是出自九章算术,这本书他也看过……当然,也就是看过。

  所以,他多少还是知道勾三股四弦五的道理,可这题却是在一个勾三股四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角处,画了条垂直于弦的线段。

  题目要求的,竟然是这多出来的这条线段的长度。

  这……跟九章算术上面讲的不一样啊!

  没了方向,卢延巡可抓瞎了,他不知道该怎么解了。

  其实这道题比那个上面的题更简单一些,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的一半;

  三乘四的一半,是三角形的面积,那么五乘以这条线段的长度然后再除以一半,不也是面积吗?

  所以,这条线段的长度,是三乘四再除以五……

  当然,如果他会三角函数的话,可以先求一个底角的余弦,然后再用余弦来算,结果也是一样的。

  解法很多,可惜,卢延巡都不会!

  再下来,可就是多元多次方程了……这玩意,看看就好,在唐代会算这个东西的人,是要用手指头掰着数的,卢延巡自然不在其列。

  一旁监考的那人见了卢延巡的模样,知道他肯定是做不出来了,便出言提示道:“郎君若是一时没想到,何不先看另外那套试卷?”

  卢延巡听到这话,连忙点头称善,他将手头的数学考卷放到一旁,拿起经济试题来。

  只是,他当真,能做得来这经济学的题目?

  回到唐末当皇帝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