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二章 同与不同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信奸佞之臣,对本国良将廉颇、李牧等不予任用,竟听信郭开谗言妄加诛黜,赵王的这种自毁其国的做法,即便再有千百个廉颇和李牧,最后也难逃灭亡。”

  “公子嘉逃到代后,手下尚有精兵六、七万,邯郸的一些大臣聚集其左右,此次攻代,需计议停当,方可保无虞。”

  李信追问道:“左将军,那这三同与三不同,到底为何?”

  王贲扳着手指头说道:

  “其一同,燕、代均为小国,都是国破之后的残余,借助一地苟延残喘,原则上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其二同,燕、代都居于北方,虽人口稀少,但民风彪悍,黔首易聚而成军,战斗力仍不可小觑。”

  “其三同,最后据守的城池不甚高大,城防不坚,守卫之军多为王室亲兵卫队,是军中的精锐。”

  李信点了点头,将赞许的目光投向对面已经相处了几个月,令其佩服有加的主将。

  王贲与李信自然的交换了一下眼神,继续说道:

  “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其一,国君的凝聚力不同。”

  “原来的赵王昏庸,我军在邯郸俘虏的赵王迁,是公子嘉的弟弟,现在的赵嘉身边尚有一些死忠,历代赵王积累的王侯余脉,一直希望其重振赵国雄风,早日复国。”

  “所以,代王赵嘉,地域虽只一郡,但凝聚力很高,潜力不可小觑。”

  “而燕王喜则不同,连他的亲儿子都杀了送敌,这种无情绝义之举,试想,他的身上还有什么凝聚力呢?”

  李信深以为然道:“确实,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毫不吝惜,那他下面的大臣和将士们,会怎样看他,谁还会为他拼死卖命呢?”

  王贲点头道:“是啊,君主也好,普通人也罢,‘凡事都是做给别人看的,接受别人的评价’,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燕王喜焉能不明白。”

  李信追问道:“既然燕王喜明白这个道理,那他为什么还要杀他的亲儿子,这样分明就凉了所有人的心,何况,太子丹也是为了燕国的江山社稷,为了他父王排忧解难呢?”

  王贲道:“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姬喜做了三十多年的燕王,对天下大势却判断不清。他以为,我大秦国伐诸侯,是像以前那样称霸,殊不知我们的秦王,志在统一天下。”

  “姬喜以为前期一直配合我大秦攻赵,我大军攻占易水河畔的燕城时,可以割地求和;认为我大秦攻下燕都是为了报荆轲刺秦王之仇,这恰恰说明他的眼光狭隘,判断上出了大问题。”

  “最关键的,姬喜以为他杀了自己的亲儿子太子丹,就可以止兵息战,这又是他的一大错误。”

  “须知,姬喜杀了太子丹,那王位继承怎么办,大臣们的心怎么办,黔首的心怎么办,我大秦还是想灭他,又怎么办?”

  “所以,姬喜这一杀,我就知道,燕王不明趋势,只顾眼前,没有人性,失了民心,即使逃到辽东,仅是苟延残喘而已;我也深知,其死忠追随者寥寥,其无能为矣。”

  王贲一口气说完,意味深长地看着李信。

  【作者题外话】:推荐一本书《839466+妖人战纪》,这是一部无系统的传统玄幻小说,看了一段时间,感觉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在认真讲故事的人。

  细读此书,很多情节让人有如身临其境,欲罢不能。书中的男主是从一个悲情的小人物一步一步慢慢成长起来的,从书中多个人物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的能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随着书中角色们的成长,越往后越热血,故事也越来越精彩,是值得追的一本书。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