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秦王的内心世界(庆国庆之…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丞相王绾看了一眼旁边的廷尉李斯和将军蒙恬,见二人似在深思,觉得自己有必要先来个开场白,于是,上前一步行了君臣之礼,之后道:

  “陛下,想当年,太公望(即姜子牙)辅佐武王灭商,被封国建邦后,煮盐垦田,兵甲数万,富甲一方。”

  “传至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五霸之首,时人称为海王之国。”

  “齐国鼎盛之时,桓公任管仲为相,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制,逐渐强盛,主持天下会盟,成为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齐桓公经常以周天子的名义,讨伐无道,以“尊王攘夷”之名,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九合诸侯,成为中原霸主。”

  “桓公之后,国君昏庸,内乱不止,大臣专权。传至姜齐,大夫田和自立为国君,现在的田齐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公之国。”

  “齐襄王后由其年幼之子田建即位,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内政遂乱。”

  “禀陛下的旨意,我大秦依照‘远交近攻’的策略,对齐国进行了笼络,尤其是派人重金贿赂了后胜。”

  “后胜为人贪婪,在我伐五国之际,劝齐王建袖手旁观,结好我大秦,不修战备,给了我们充分的时间,逐灭五国。”

  “直到今日,方可回过头来,放手对付齐国。所以,当此时,正是伐齐的大好时机。”

  秦王静静地听完丞相王倌这堆废话,看了看他,问道:

  “丞相所言极是,为今之计,当若何呢?”

  王绾沉思着,一边用眼看向廷尉李斯。

  李斯见时候差不多了,忙上前一步行过君臣之礼,道:

  “陛下,为今之计,伐齐宜早不宜迟。”

  “唔。”秦王政用鼓励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廷尉。

  李斯之所以讨秦王喜欢,多是因为他的睿智,时常在****,给秦王一些较好的建议。

  比如,那封著名的《谏逐客书》。

  想当初,东方各国纷纷派间谍来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

  “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

  秦王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于是,李斯给秦王写这此信,列举了秦穆公任用外邦五贤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惠王用张仪,秦昭王用范雎等例子。这四代王都是任用客卿,秦国才蚕食诸侯,逐渐成帝业。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没有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强大之名。

  秦王政之所以为雄主,自然有着充分的明辨是非能力,更能知错即改。

  他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自此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所以,此刻,秦王更想听听李斯的建议。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