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兵种克制_大魏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因为他突然发现:他对这支队伍的了解竟然没多少,对这个时代如何打仗,更是一头雾水。

  要说有隐患倒不至于,毕竟李松李柏这些人绝对值得信任。

  李承志是猛的意识到:如果下一次,突然有敌兵来犯,李松李柏恰好不在身边,而又无崆峒山这般的天险可守,自己难道活活等死?

  这念头一出,竟然把他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想要活的长久,就得让自己够优秀……

  ……

  到了校场,李承志先把什长以上的军官全部召集了起来。

  再一看,竟然大部分都是李氏丁卒。

  又仔细问了问,也没出李承志的预料。

  李松已将基础阵形练的很精熟了。

  比如《孙膑十阵》中的疏阵、数阵,圆阵。

  别以为基础阵形就是呆阵,是站在那里不动的。

  恰恰相反,越基础的东西越注重变化,士兵要连阵都不会换,那等到交敌的时候,只有死扛和崩溃这两条路可走。

  比如枪兵遇到弓兵,更或是弓骑,在无车盾保护的情况下怎么办?

  只能尽量将阵形疏散开,以减少伤亡。

  数阵则相反,如步兵遭遇重骑,只有结成严密阵形防御。

  圆阵更讲究变化,要根据敌人的主攻兵种临时做出应对。

  大致就是盾克弓,骑克步,枪克骑……

  因此,换阵只是古代基层军官,以及基层军事组织最基本的素养和要求。

  至少你要做到一声令下,你麾下的兵卒都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该站哪个方位,是前进还是后退,走多快才不会踩别人脚后跟,或是不会被人踩……

  所以,李承志从来没有想过靠练几步队列,来场阅兵就能震惊古人。

  你把老祖宗当傻子糊弄呢?

  基础的疏阵和数阵都不用看,就跟军训时的“前后左右散开”、“集合”差不多。

  李承志主要看的是圆阵。

  他让队主,什长各回各部,又将这一旅士卒集合起来演练了一下。

  摆的是最常见的三军阵,前后是前峰、中部、后曲。左右是中军和左右两翼。

  陈形是弓是守,就各前后左右各列的是什么兵种。

  李承志瞅了瞅,好像只有弓、盾、车、枪,还有七八架投石机。

  演练了近一个小时,换了七八次阵,有攻击阵形,有防守阵形,五百人的方阵基本还算整齐。

  但李承志越看越觉的熟悉。

  这不就是《全战》中的万金油阵形么?

  不过多了好多变化,会根据是攻是守,将各兵种来回互换。

  好像少点什么?

  李承志仔细一瞅:骑兵呢?

  他看着李丰:“如果接战,骑兵在做什么?”

  “游戈,或是等敌溃时追击……”

  “如果敌方也有骑兵呢?”

  “看数量多寡。若是少,自然以车防之,以弓克之,若是多,就只能死战……”

  死战?

  溃败还差不多吧!

  这确实是个死结,不然骑兵也不会被称之为兵中之王。

  打败骑兵的,只能是骑兵,就如汉武帝一样。

  李承志捏了捏下巴,看着占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枪兵说道:“如果敌方全是枪兵,除了以弓、枪克制外,再有没有办法?”

  “没有!”李丰很坚定的摇着头。

  怎么可能没有?

  李承志的眼睛越来越亮。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