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4章 吴三桂的打算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芝龙听了,便略微带着一点好奇问道。

  于是,吴三桂赶紧把他总结到的原因给郑芝龙说了一遍。

  其实,这个事情并不复杂。

  朝鲜的朝廷对东江镇的态度,一直是敬而远之,不想有交集。

  主要是毛文龙时代,战斗力方面并不能真得帮朝鲜抵挡住建虏的进攻;然后呢,那个时候东江军又穷,像叫花子一样,不得不经常以宗主国的名义向朝鲜征集粮草物资,朝鲜这边又不得不给。给不了的话,东江军自己去征集粮草物资了。

  因此,朝鲜上上下下,对于东江镇的明军并没有多大好感。也只有朝鲜朝廷上那些坚定的拥明派,还会说动朝鲜朝廷给予东江军支持。

  可是,建虏两次征服朝鲜,把这些坚定的拥明派给杀了,而大明这边,又始终被建虏压着打,最终连朝鲜国王也全都倒向了建虏那边。

  没有了毛文龙的时候,东江镇的军纪更差,不但窝里斗,同时为了生存,自然也会向朝鲜百姓抢粮,一直到朝鲜水师奉了建虏的命令,协助建虏攻占了皮岛。

  你要说建虏对朝鲜百姓怎么样,肯定也不行,烧杀劫掠,一样不少。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向朝廷官府施压,从而获得朝鲜的粮草物资。

  等到建虏接连被大明打败了两次之后,在洪承畴的建议之下,建虏改变了对朝鲜的策略。开始收买朝鲜的民心,想把朝鲜人口化为建虏自己的人口,用于北方的开荒种田。

  虽然说,建虏其实没付出什么,但是,相对于以前的烧杀劫掠来说,那一下就仁慈多了。

  并且,朝鲜普通百姓被欺压最狠,不是别人,而是朝鲜自己的官府。那些建虏收拾那些官吏的时候,几乎是顺带着算给朝鲜普通百姓出了口气。

  因此,东江镇重建的时候,基于原本东江镇明军的印象和传说,朝鲜百姓自然用脚投票,选择站边建虏那边了。

  事情的改变,最终确实如同郑芝龙所猜测,源自于倭国军队在朝鲜的登陆。

  倭国军队上一次进攻朝鲜,兵锋甚至都快到鸭绿江,几乎是祸害了整個朝鲜。那个时候,倭寇对朝鲜的祸害,那是绝对赤裸裸的,朝鲜上上下下,对于这个印象可以说是非常深刻。

  建虏要把朝鲜让给倭寇,那就意味着,朝鲜人要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与此同时,朝鲜人对于建虏又有了重新的认识,原来不是救他们的,而是把他们当普通货物和倭寇交易。

  另外一点,建虏为了在倭寇进占朝鲜之前,把朝鲜的人口和粮草物资都运到辽东去,就撕下了虚伪的面容。不但强拆朝鲜家庭,只带走青壮,不管老弱,粮草物资,全部搜集,能带走的全部带走。这个中间,多少悲欢离合,人间惨剧就不说了。

  这一幕,是深深地震惊了朝鲜人,使得他们彻底认清了建虏的真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