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名将潘美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寡母是什么光彩之事,倘若有哪位大臣敢在朝堂上拿这个跟赵匡胤开玩笑,那纯粹就是想要用肉身体会一些赵匡胤的暴躁脾气。

  但做儿子跟老爹私下里说笑提一提,那就并不是很要紧了。

  而且拿这个陈桥兵变说事,会产生一种“打断正常思路”的奇效。

  果然,赵匡胤的注意力瞬间就被打断了,抬脚朝着儿子虚踢一脚,板起脸孔骂道:“你小子还真是翅膀硬了,敢拿你老子来取笑!”

  “爹爹,那潘美这个副帅人选,您是准了吧?”

  “老子一开始也没说过他不行!”赵匡胤没好气地瞪了儿子一眼。

  “事情宜早不宜迟,那就请爹爹早些颁下正式的旨意,让兵部做好出兵筹备。”

  赵德昭飞快地说完这句话后,赶在老爹的耐心耗尽之前,马上溜出福宁宫,径直去了宫学。

  自打薛居正过世后,经由赵匡胤的特许,赵德昭可以不必到每天宫学上课,其实也就等于是取得了免于上课的自由。

  但赵德昭只要能抽得出时间,仍然隔三差五到宫学里逗留一会,跟那里小伙伴们扯一扯淡,主要是给他们上一上地理科,顺便讲述一下海外奇闻故事,全世界统共七大州四大洋,目前已经讲完三大洲、两大洋了。

  赵德昭抵达宫学里的课室门外的时候,一个负责授课的中年儒生,正在给台下的一帮青少年们做文章义理的讲解。

  自打赵德昭在课堂上怼翻了薛居正后,宫学课堂上的教学习惯改变了许多,不再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而是先做讲解再背诵,戒尺还是有的,但基本是不用了。

  赵德昭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讲的似乎是《孟子》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篇。

  “域民不以封疆之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讲台上的中年儒生环视台下的青少年们,却无人应声作答。

  “在德不在险!”赵德昭在门口咳嗽一声,说道:“若为君不修德,则舟中之人尽为敌国。”

  这句话是《史记》中吴起对魏武候所说的一句流传极广的名言。

  当时,吴起陪同魏武候乘船巡游国境上的西河,魏武候感慨说西河天险是魏国之宝,吴起就来了一句“在德不在险”。

  意思是大王您若是不修德行,山河之险是没有屁用的,就连这条船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您的敌人。这话的主旨,跟孟子的这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十分吻合的,用在此处非常应景。

  “殿下!”中年儒生循着声音望去,这才注意到是天水郡王来了。

  他连忙堆起满脸谄笑迎了出来,丝毫不敢摆师长的架子,恭恭敬敬朝着赵德昭一揖到底。

  这一位先生没有先前薛居正的风骨、学养与地位,当然也就不会得到赵德昭的特别礼敬,当下只摆了摆手示意免礼,含笑说道:“先生,本王今日突然有了一些讲学的兴致,可否让本王代替先生给学生们上一上课?”

  中年儒生神色不禁一呆,看向赵德昭的眼神颇有些古怪。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