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背主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潘美重重叩首

  潘美感觉脑子有点晕乎乎的,眼下形势之复杂诡异,已经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了,只怕也同样不在赵德昭的预料之中,君王不降大臣降,这他妈的算是怎么一回事?那这到底算不算降呢,还准不准他们降?

  他板起脸孔,冷淡地道:“如此说来,你等是背着刘鋠,私自前来与我接洽?”

  陈禹脸上露出谄媚的笑容,恭恭敬敬地道:“鄙上愚顽不灵,要拉着岭南百姓顽抗大宋天兵,刘氏盘踞岭南五十余年,实无恩德于百姓,我等晓大义,识时务,知天命之所归,实在不忍刘氏为他一家一姓之私,让百姓血肉捐于草野,故而不得不前来接洽大宋天兵,绝非是有意背主!

  说罢,陈禹从怀中掏摸出了一封书函,双手恭敬地举过了头顶,恭情道:“个中详情,尽在这封书信里。”

  潘美抬起下巴示意了一下,立刻便有一名亲兵接过那封书信转呈与他。

  这是一封请降文书,正文内容辞藻华丽,但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不过都是一些走过场的片汤话,无非是极力渲染赤诚归顺之意而已。潘美只是一个粗通文墨的武人,他对这些东西既不感兴趣也无心细看,粗粗浏览后一遍后便扔到一旁,转而拿起了随在请降文书里的另一张写满字迹的纸,这上面才是有用的正经内容。

  在时下,这张纸有一个专门的名目,叫作“附启”,通常是用来述说一些不便在正文中写明的内容。这封附启的内容,是请求宋兵进入番禺城后,要一体保全他们的家宅产业,未尾附上了一份名录。

  名录上的头一个名字,便是这位官居南汉小朝廷兵部尚书、加衔太子太傅的陈禹了,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明了现居何官何职,半点不出潘美的意料,这些人几乎个个官尊爵高、身居要职。

  潘美默默数了一遍,一共是二十三个名字,几乎是占到了南汉朝廷显赫要职一大半,这样一批人都要上赶着做带路党,刘氏朝廷要是还能不亡,那就是没天理了。

  前些日子,赵德昭不顾众人的劝谏,一意孤行斩杀了被俘的那位南汉宗室将领刘德义,潘美当时极不赞成的,他在言语上虽是对赵德昭仍然不失恭敬,但却打心底里认为这位殿下简直就是胡来,如此肆意斩杀降俘,后来之敌哪里还敢投降归顺?

  但在今日,亲眼目睹了南汉小朝廷的一位堂堂兵部尚书、太子太傅的丑态,再加上见识了此人奉上的这份南汉小朝廷的带路党名单后,潘美突然有些能够理解赵德昭了——这样一帮既无耻又贪婪的蠹虫,还真就不能容得他们顺顺当当的投了降,还真得寻个机会大杀一通,扫除干净不可!

  否则,一旦任由他们顺利改换门庭做了大宋的臣子,且不说大宋朝廷除了平白增添这许多冗官,更要优容他们在地方上为非作恶,这个后患可就大了!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