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四章 鸡毛信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德昭记得很清楚,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上,再过上十多年,四川便会发生由王小波、李顺所领导的农民起义,这场农民起义规模巨大,起义军一度占领了四川的大部分地区,后来是王继恩这个太监领兵镇压下去的,这段史实非常著名,是上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

  按照后世网络上面最流行的认知,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由于地主阶级剥削太重,以致于广大农民不堪忍受,不得不奋起反抗。

  在赵德昭看来,这种说法不能算错,但是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为嘛在大宋朝的第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偏偏是在川中,而不是别的地方呢?

  作为一个拥有21世纪灵魂的历史爱好者,赵德昭的思考当然不会像流的认识一样肤浅,他觉得此事的根源其实是在于:宋朝拿下四川实在太过顺利了。

  乾德二年,宋军攻打割据四川的后蜀政权,未代后蜀皇帝孟昶几乎没做多少抵抗便认了怂,降得那叫一个利索,以致于他的妃子花蕊夫人后来为此作了一首诗很有名的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后蜀皇帝降得太过利索,最大的好处便是战争所造成的死伤极少,但它造成了一个直接的后果,那就是整个四川的旧有利益格局得以原封不动的完整保留下来,一直延续到了大宋,大量土地仍然集中在极少数的大地主手中,社会矛盾继续朝着日益加剧的方向狂奔,最终酿成了一场滔天狂澜,并在多年以后彻底爆发。

  与四川不同的是,大宋的其他地区是在迭经战乱之后方才平定,原有的社会阶层被战争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被重新洗牌了,土地集中的程度也就没有那么夸张,社会矛盾在剧烈的战争中得到了缓解,因此反而在大宋统一中原后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平静。

  赵德昭不愿意重蹈历史的覆辙,就只能选择采用酷烈的手段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换句话说便是“肉体消灭”,现在杀这些大地主越狠,岭南百姓日子以后数十年的日子就越好过。

  ……

  “马玉书!残虐婢仆,刻剥百姓!”

  “奸佞罪人一共一百二十三人,在此明正典刑!”

  潘美的一声大喝,将赵德昭的思绪拉回了当下,他抬眼望去,只见名单上开列出来的那些奸佞罪人们,已经全都给拉到了高台之上,跪在刽子手的大刀之旁瑟瑟发抖,如同一群等待屠宰的鹌鹑。

  一阵凉爽的南风吹来,赵德昭嗅到了空气中似乎有一股熟悉又难闻的异味,似乎是尿骚与臭气,愣了一下后,他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有人尿了裤子!

  “殿下,您看向——”潘美转过头望向赵德昭,目光中含着最后一丝乞求,似乎是在说:“能不能再考虑考虑?”

  赵德昭内心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