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这一仗必须打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归到晋王身上,一旦打赢,成就可是远胜北汉一战。

  “陛下!辽国欺人太甚,此时发国书问安我大宋国母,实在是有欺辱之意。臣以为,此仗不可不打!”

  这次说话的是兵部侍郎袁令城,兵部已经发出接战的最强音。

  两派除了首脑赵德昭和赵光义,其他人纷纷发表意见,但是意见完全相左。

  赵匡胤听得没有头绪,不断看向赵德昭和赵光义。

  赵光义依然不动声色,始终含笑看着众人发言,并没有出声的意思。

  赵德昭却忽然哈哈大笑。

  赵匡胤道,“你这笑是几个意思,打还是不打。”

  赵德昭道,“我是笑这些大臣,为了一封辽国来信,居然纷争至此。陛下!臣以为,这一仗必须打!没什么好争论的。”

  哦?

  什么?

  嘶……

  满朝文武大臣全体懵圈了。

  现在主张不打的是你齐王派啊!怎么你这领袖人物自己先反盘了。

  齐王派众人个个瞠目结舌,而晋王派的人也都一个个摸不着头脑。

  他们知道齐王当然不会改入自己阵营,这指不定又憋着哪门子坏呢。

  赵匡胤也有些诧异,这时候他还真舍不得放赵德昭出去领兵打仗,但是如果派晋王出马,那全国的焦点也就在晋王一人身上了。

  于赵德昭的储君之位大为不利。

  “陛下!臣以为,这仗打归打,却不是要打辽国,而是去打北汉!”

  什么?

  这……

  所有人再次懵逼!

  要打仗!却不是打挑衅的辽国,而是去打目前还算相安无事的北汉?

  要知道北汉可不是南汉能比的。

  北汉兵多将广,文臣武将的本事都不逊于大宋,而且多年依附辽国,和辽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现在辽国只是试探,根据咱们的反应才会决定下一步,如果咱们示弱于辽,轻则辽国会来攻打,重则北汉及辽国双管齐下,一东一西齐头并进,则大宋难以阻挡矣。”

  “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直捣北汉腹地,快刀斩乱麻,拿下北汉,必能一举震撼辽国。”

  北汉配合辽国,半点都不是瞎想,赵德昭前世看过史书,知道北汉曾经数次偷袭大宋,帮辽国刺探大宋虚实的情况。

  这一番分析合情合理,把北汉也纳入了讨论之中。

  众人禁不住纷纷点头,就连黄元义也不禁挑起大拇指。

  虽然阵营不同,但是赵德昭理性的分析,让这兵部尚书也是心服口服。

  赵匡胤皱眉道,“北汉可不比南汉,这块骨头,一个啃不好就要崩坏了自己的牙齿。那时候辽国要是看出破绽……”

  作为立国太祖,赵匡胤的天下是一拳一脚,生生打出来的。不但武功出色,战略级别的头脑也是出类拔萃的。

  赵德昭刚刚说的,他也都想得到。所以也就更头大。

  “德昭!你和二品以上大臣们留下,其他爱卿们先行下朝吧!”

  片刻,看看剩下了十几位大宋分量最重的实权人物,赵匡胤就起身,亲自带着他们来到了集英殿议事。

  “王继恩!你也下去歇着吧。”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