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 您想御驾亲征?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寇,戴罪立功!”

  兵部尚书黄元义第一个请命。

  赵匡胤视如不见,听而不闻,继续看着其他大臣。

  于是其他人纷纷继续出谋划策。

  有的文臣受了赵德昭的启发,开启了发散性思维,从眼前之战一直分析到十年之后,就是没有具体的解救措施。

  有的武将请命,要带厢军前去救援。

  不过这些人七嘴八舌,说了半天,赵匡胤都不满意。

  就连王溥的一个相当不错的主意,也没被赵匡胤认可。

  王溥本身在朝中可是非常有威望的老臣,又是赵德昭的岳父,而且他这个主意可以说折中了文臣的计谋和武将们的武勇。

  在十几位大臣的献计中,是最经得起推敲的。

  他的建议被否,不由得使一众文武们仿佛明白了什么。

  圣上不会是,想要御驾亲征吧!

  这么想的大有人在,赵光义,甚至赵德昭也看出了赵匡胤的心思。

  赵光义一发现皇兄的这个念头,就非常的高兴。

  储君之位,现在他的处境已经是非常不妙的情形。

  赵德昭带来的压力太大了。

  赵光义已经开始觉得,如果照着现在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不出三年,自己是完全没有胜算了。

  而现在赵匡胤的御驾亲征显然给他带来大好的时机。

  如果国君御驾亲征,那么排序最高的晋王自然会留下来坚守朝廷。

  也就是由赵光义来代行皇帝的职权。

  如果战事一时不能结束,他代行的时间就会更长。

  这段日子里,不但能熟悉权力的运用,也能获得投靠过来的文武大臣们效力。

  等到赵匡胤回朝,一个弱化版的晋王皇帝已经诞生,那时候如果改换储君,只怕大臣们都会反对。

  再往深一步想,万一赵匡胤再出征的过程出现什么意外……

  虽然对于弑兄夺位,赵光义可能下不去手,但如果是战争中出现了什么意外,那他可是完全能够接受得了的。

  “陛下!臣以为,目前大敌压境,国事艰难,只怕是唯有圣上你带领禁军御驾亲征……”

  “陛下!对于边城之危,臣也有对策!”

  赵德昭不等晋王说完,抢上一步,打算他的发言。

  赵光义皱眉看他,却没说什么。

  赵匡胤道,“你说!”

  “臣以为,如今最好的边策,就是空!是无!是没有边策!”

  什么?

  ……

  齐王这是……

  满朝大臣都被赵德昭这句话惊呆了。

  一旦清醒过来,立刻纷纷自责起来。

  “齐王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嘛?”

  “身为皇子,这么说简直不负责任!”

  “齐王这是要抢晋王的功嘛?”

  “没有策略是什么策略?前方的将士们可正在流血!”

  “唉!原本对齐王深有好感,这一下让我失望了!”

  凭着对儿子的深度了解,赵匡胤知道他这么说自然是有理由的,但是对他这种表达方式还是有意见。

  你直接说出来缘由,或者换一种方式,不久不会惹来这么多的争议了嘛。

  “你说清楚些!”

  “是!陛下!臣以为,北汉既已经动了,那么契丹辽国也不会等太久。您一定要留在京师运筹帷幄。”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