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 到此为止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贪墨税款公帑,我大宋自有国法在,当然是要对这些蠹虫追索到底、严查穷究的,不如此焉能警醒后来人?”

  “但二郎毕竟年轻经验少,从来不曾办过案子,只怕难以把握好大局。臣弟既然兼领开封府,追索不法之徒便是臣弟的份内之事,岂敢因为害怕麻烦,便把一桩大案推出去?”

  “为此臣弟恳请圣上,将此案的人犯以及口供、物证等,一并移交到开封府处置。”

  赵匡胤居高临下凝视着自己兄弟的脸孔,许久沉默不语。

  赵光义站在阶下,保持躬身弯腰的姿态,如同一尊石雕似的一动不动。

  他低眉垂目不敢与御座上的兄长的目光触碰,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他心里知道,兄长已经猜到了真相,那本来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猜的事情。

  殿上的空气紧张得仿佛有些窒息,大臣们屏息静气等待。

  终于,赵匡胤嘴里挤出两个字来:“也罢。”

  听到这两个字,整个晋王派系的大臣们、包括赵光义自己在内,内心全都松了一口气。

  赵德昭心里暗叹一声,皇帝老爹终究还是太过重情重义,太讲兄弟情份了。

  皇帝老爹同意赵光义的恳请,把人犯、口供、物证移交到开封府穷究追查,其实就是默许不再穷究追查下去,也即是一切到此为止,赵光义的某些党羽的官帽可以保住了,当然更加不会牵扯到赵光义本人的身上。

  他对赵匡胤的反应并不意外,甚至是早就有所预料。

  当下缓步出列,站在赵光义旁边,朝着御座躬身道:“父皇,既然叔父不嫌事烦,领下了查案的事情;那么儿臣就更没有理由躲懒偷闲了,查抄犯官家产以填补他们所贪墨的税款的事情,就交给儿臣来做吧——这也算是儿臣为叔父分担一些劳苦。”

  这话的意思再清楚不过:“老爹您要是想放叔父一马,儿子拦不住,但您得给儿子一些额外的好处,不然我可是要闹的!”

  赵匡胤暗叹了口气,目光在儿子与兄弟脸上来回转了几转,挥手道:“一并准了。”

  赵德昭与赵光义一齐躬身应道:“是”。

  赵匡胤情绪不佳,有些意兴阑珊地起身离座,摆了一下手示意内侍宣布退朝。

  尽管原定赏赐禁军的事情还没有安排,但他已经没有任何心情留在殿上了。

  “好自为之吧!”赵匡胤向着殿后走去,背对着所有人,撂下了这句话。

  赵光义原本只是额头冒出了少许的冷汗,这时候刷地一下,他的前胸后背一下子变得湿凉湿凉的。

  他心里清楚,虽然兄长并没有点名,也没有看谁一眼,但这句话无疑是说给自己听的,这是兄长对自己近来所作所为的含蓄警告!

  赵德昭目送皇帝老爹的背影消失在殿后拐角处,这才转过身面朝向赵光义,含笑说道:“叔父,有一件事情方才忘了跟您说了:侄儿今日逮拿的五个人犯,已经先行安排转送到开封府衙门了,所以说,其实您不必这么着急恳求我父皇的……”

  说这话时,赵德昭很注意地观察赵光义的反应。

  只见赵光义双眼陡然眯起,脸色仿佛交通灯似的瞬间由青转红,右手拳头捏起又松开,但只一瞬间便恢复如常。

  “二郎呀,还是你考虑得最周到!很好,很好!”

  他笑得很欢畅,一边用力拍打着赵德昭的肩膀,仿佛真的是一点儿都不生气。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