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八章,攻城(1)_大明16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作为海军据点,在失去了最后的军舰之后,甲米地对于郑家的军事行动已经不再构成什么威胁了。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对它的攻击对于郑家来说,主要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要救回在上次袭击甲米地军港的时候被俘的水手。在上次的行动中,损失了不少的火船,这些火船上的不少的水手就都成了西班牙人的俘虏;另一个目标则是进行相应的攻坚的演练。为将来在其他地区可能发生的攻坚战提供经验。

  这次在吕宋岛的战斗距离福建和台湾都很近,相反距离西班牙却很远。再加上本地华人的力量,这些给郑家带来了后勤方面的压倒性的优势。所以在陆上,郑森可以依靠长期围困的战术来对付西班牙人,而在海上,他也有信心在以逸待劳的条件下,击败任何从西班牙本土赶来的舰队。但郑森的野望并不仅仅是在东南亚这么一块地方,这个世界上指的争夺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的智利和阿根廷,还有拥有大量的黄金的南非,还有……总之,在争夺这样的区域的时候,郑家也许将不再拥有后勤和时间上的优势,也许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攻坚作战。郑森本人虽然知道一些这个时代的军事技术,但是对如何攻坚,所知也有限,只能通过这样的作战,积累数据,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攻坚办法。

  甲米地军港的地形非常的有意思,它是位于一处半岛顶端的一个c型的港湾,整个的半岛的样子很有点像是一只龙虾钳子。在战争开始前,西班牙人在半岛较为狭窄的地方修了一段墙,禁止华人靠近,不过如今这堵墙因为反正守不住,所以也就被抛弃了。

  半岛上满是森林,只有在接近港区的地方才有空旷的地方和道路。这也给模范军的兵力展开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而,在攻击行动之前,模范军甚至不得不动用华人劳工砍伐树木来清理出一片空旷些的营地。

  除了伐木清出营地,工程人员们还在营地附近建起了临时的码头。这时候的甲米地港并没有直接和马尼拉相连的陆上的道路,以前他们之间的物资和人员的往来走的都是海路。此时要支持模范军的攻击行动,自然也只能依靠海路。

  两门18磅炮已经到位了,临时堆起的炮垒使得它开火时候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对面西班牙人的小型棱堡。上面的炮组也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模范军向西班牙守军派出了军使,要求西班牙守军无条件投降。这种劝降在西班牙人看来是毫无诚意的,甚至是带有侮辱性的。事实上,“无条件投降”这个词语本来就是当年罗马人发明出来,用来羞辱和他们对抗了很久的迦太基人的。在这个没有日内瓦公约的时代里,无条件投降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