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七章 竣工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家这边也就这么回事了。

  与之相比,洪衍武的私人产业显然收益更大。

  这话可不是吹的。

  健美裤热销,旅游文化衫热卖,这两项计划完全如洪衍武所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故宫、长城门口的工艺品和“三轮车”也因为外国游客的继续增多,和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的原因,都被洪衍武提高了百分之五十的价码。

  “西单劝业场”已经开业,它和“秀水街”、“东华门夜市”、乃至花城“高第街”的买卖。

  全因为国内经济的提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缘故越来越火,租金自觉就“嗖嗖”往上窜。

  而这还不算“大将”那头儿呢。

  别忘了,炒卖“君子兰”的斩获同样不菲,西北岸上包海又到了旺季。i/i

  再加上韩莹今年也在滨城的“普照街轻工市场”办了工商注册。

  按照洪衍武的话,一气儿吃下了三十个摊位,又从他的手里把部分广货由京城转批到滨城。

  一跃就成为了当地最大的服装批发商。

  假如这些都算一块堆儿,这一年洪衍武要不扑腾出个七八百万现金来,那就算是不成器的败家啊。

  像他这样还没有一个公司实体,就靠眼光和几个点子,能达到如此的来财速度,那真的得说已经把商人轻资产的投机方式玩到极致了。

  就连阿凡提“沙子一屋子,金子一袋子,眯了嘛唔……”的神奇咒语也没他这么牛啊。

  要不然,这小子怎么新年之始能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包揽了一半呢?i/i

  要不然,他怎么可能随后又靠一己之力,就把“虹光阁”的坛坛罐罐都买空了呢?

  要不然,他又怎么能支撑得起,那个花钱如流水的“古建队”呢?

  而说起这个,就又得提提洪家老宅的那个石头小洋楼了。

  今年五月初,这个因为种种原因一直耽搁、难产了好几年的艰巨工程,终于顺利竣工了。

  而这件事最终能够克服了诸多困难,这么快的完成。

  除了有洪衍武毫不吝啬提供雄厚资金支持,单家父女用心操持的功劳以外。

  其实兆庆托付给洪衍武安置的那些龙口村附近的村民们,也管了大用了。

  就因为这些人生于金陵遗址旁,不少人都学过祖辈传下来的石雕手艺,甚至还有几个不错的好手。i/i

  这才让单家父女原本最头疼的石雕人手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否则要完成至少得年底见了。

  这或许也算是歪打正着,或者说是好心有好报吧。

  毫无疑问,这件事对洪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啊。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栋房子那么简单,它还牵扯着洪禄承的心结,连接着洪家人期盼亲人归来的情感,意义相当重大。

  那么自不必说,洪衍武料定父亲得知他汇报的消息之后,是必要迫不及待要亲眼看看的。

  于是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