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逢_重返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78年,由于从京城发往全国各地的九十组长途列车已经完全淘汰了烧煤的蒸汽火车,全都换上了“东风2型”和“东方红2型”的内燃机车,均速能保持在八十公里左右。

  那么如果不出什么意外,京城到滨城九百多公里的路程,早上走,晚上也就能到了。

  这比起去年来,得咣当一天一宿的路程可谓是莫大的进步,对所有旅客来说都是一种切实的好处。

  只是即使如此,身处硬座车厢也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主要是当时铁路线运力不够,为解决这个问题。既卖座票,还卖站票。那么车上的人可就多极了。

  就看车厢里这个乱劲儿吧。除了有座儿的人,还有站着的、靠着的、蹲着的。有带大件儿行李的,还有带着孩子、背着麻袋的。拥挤不堪,吵闹非常。

  而且当时车厢还不禁烟。

  这么一来,吞云吐雾的人不断,车厢到处是烟雾渺渺。再加上脚臭、屁臭,和孩子尿裤子,那味儿叫一个蹿,谁都不免被熏得晕头转向。

  也就多亏“糖心儿”挨着窗户坐,才能好受点。可就是这样,她那漂亮的小脸儿也有点发绿了。一个劲儿地看她那块“欧米茄”,巴不得早点去餐车吃饭。

  洪衍武当然心疼啊,他就得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中午十一点的时候,他就找了一趟列车长,递上了一根烟,想问问有没有空出来的卧铺想补上差价换进去。

  也算他运气好,得知除了五六个散客以外,待会儿还有一个软卧包房的几个京城干部,会在秦皇岛下车。唯一的难处就是他没有“团级、处级”的介绍信。不够格换铺。

  洪衍武哪儿能让这种小事给难住?赶紧就说他不要票,而且可以按四个人八十块的全程价付费,只希望列车长行个方便。

  这也就意味着,完全转成了私下交易,钱全能装进列车长自己的腰包。

  如此一来,最后的关节被打通了。列车长很爽快地忽视洪衍武他们仨平民百姓的身份,让他们享受到了有些“僭越”的特殊待遇。

  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顺带的好处。那就是在列车长的关照下,他们还得以提前十分钟进入了去餐车车厢。

  不但提前免于硬座车厢之苦,连吃午饭也不用排队了。

  今天的人们往往有个误解,认为几十年以前消费水平低。去餐车吃饭的人很少,那应该是一件很方便、很体面、很享受的事儿。

  但其实这种想法只对了一半。

  当年的人们乘坐火车旅行能在餐车正经吃上一顿饭,确实是一件挺体面,也很享受的事。这主要得益于当年那些老厨师的素质和手艺。

  但人少,方便可就未必了。

  因为实话实说,当年毕竟是计划性经济,餐车除了为生活水平较高的领导干部们提供服务,也要讲究“为人民服务”的。

  像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