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七章 母逝子失_秦时之七剑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都,咸阳城。

  伴随着又一个国家的灭亡,咸阳城内的百姓越发的振奋了起来,毕竟就现在的情形看,他们秦国很可能会终结掉周王室衰微以来持续了几百年的纷乱,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与有荣焉是免不了的。

  不过军事上的一再胜利,却也掩饰不了咸阳城此时已经不复往日繁荣的现实。

  对于一个农业国来说,战争的负担必然是巨大且难以承担的,更不要说是经年连战。

  即使嬴政奋六世之余烈,即使秦国多了郑国渠这一水利工程,即使秦国得到了四国之地……

  粮食及一应军备物资的损耗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人。

  补充军队需要人,后勤补给也需要人,而且是更多的人。

  连续四场灭国大战,秦国发动的士兵数量就达到了五十万以上,哪怕只算伤亡折损,也有十几万人,而为了供给士兵后勤,更是动员了上百万的民夫徭役。

  对于一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国家来说,这相当于超过七分之一的人在直接参与战争。

  至于间接的,就不必算了,基本上就等于全国都是。

  由此带来的萧条也是可以想像的。

  古寻几乎全程见证了咸阳的萧索,不过他对此也没什么反应。

  这是必要的牺牲。

  并非是百姓为了统治阶级而做出的牺牲,而是百姓为他们自己,或者说是为他们的后人做出的牺牲。

  天下不定,战乱不止,一代又一代的百姓就必须永远沉沦在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的战争之中。

  通俗点说就是……长痛不如短痛。

  ………………

  临近咸阳之后,古寻和章邯就分开了。

  章邯向着章台宫而去,身为影密卫统领,他必须第一时间向嬴政汇报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当然,救了个孩子这种无关痛痒的小事就不需要说了。

  而古寻则朝着城郊一处去了。

  那里是一片坟地,算不上乱葬岗,但也不是多正经的好坟地。

  他去那里的原因是,荆轲就葬在那里。

  看在相识一场的份上,古寻虽然没能留住荆轲的性命,但至少还是从嬴政手里保住了他的尸首,最后就葬在了这里。

  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古寻觉得荆轲估计也不怎么稀罕秦国的好坟地。

  到了荆轲和秦舞阳的坟头附近,古寻不出意外的看见了一个人的身影。

  盖聂。

  古寻没有掩饰自己的脚步声,就这么走了过去。

  盖聂也完全没有做出反应,依旧静静的伫立坟前。

  古寻站到了盖聂身边,含笑问道,“这几天,你不会都在这里吧?”

  时至今日,盖聂的年岁也将近三十了,昔年脸上的青涩与俊俏之感悄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坚毅和沉稳,以及淡淡的……苦涩。

  似乎是在悲悯天下苍生,所以难以消磨,永远都在,不过一般埋藏在他平静的脸色之下。

  盖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