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五章 “耕田”与种田_三国之暴君颜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邓氏安排在了城中一间别院,并派了亲兵保护,给她置了几个得力的丫环老仆使唤。

  邓氏生于乡间,过惯了清贫的苦日子,如今忽然间住进了“豪宅大院”,身边还有丫环仆人伺候,于她而言,简直是天堂般的日子,做梦也不曾敢想过。

  邓氏母子的命运,一夜之间,便发生了这天翻地覆般的改变。

  而对于改变了她母子命运的恩人,邓氏自然是感激不尽,就再三的叮嘱儿子邓艾,要好好的跟着义父学习,这辈子都要牢记义父的恩德,将来长大了,更要为义父赴汤蹈火,再所不惜。

  安顿好了他母子后,几天后,颜良便又带了邓艾前去见黄月英。

  邓艾虽然瘦削,但长得倒也干干净净,颇有几分俊朗的底子,再加上颜良提到这孩子胆略过人之事,黄月英便也高高兴兴的认了这个义子。

  在这之后的时间里,颜良忙时处置公务,检阅各营兵马操练,闲暇之时抽得空隙,便开始教授邓艾武艺。

  不知不觉中,最寒冷的一月已过,天气开始渐渐的转暖。

  春耕在即,收成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今年的战争中,哪一方诸侯的底气更足。

  颜良尽管在去岁中所获颇丰,不但打了两场大胜仗,还攻取了颍川、汝南等豫州南部几个富庶的郡,但在事关生死的农业上的事,却不敢有丝毫马虎。

  而作为颜良进军中原的前进基地,新得的颍川郡的农事问题,便被颜良放在了首位。

  早先曹操统治时代时,曹操就在颍川郡的许都、襄城各地设了许多屯田点,而袁绍攻取了颍川后,为了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便将颍川的屯田点解散了大半,将那些上好的田地赐与了世家豪强,而那些屯田民部分转为了自耕农,部分则沦为了豪强的佃客。

  颜良攻下颍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重新恢复颍川的所有屯田,更任命了新降的国渊为屯田都尉,进行屯田。

  国渊此人虽在演义中没有露面,但熟知三国的颜良,却深知此人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治政之才,而此人的成就,就在于为曹操主治屯田。

  当初官渡之役后,国渊和不少曹操旧属,因来不及撤往关中,都不得已归降了袁绍。

  而因袁绍逐步废除屯田,主治屯田的国渊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待到袁谭称王时,国渊只沦为了许都的一闲官。

  颜良攻破许都,国渊顺理成章的又和大多数的许都官员一样,转而又归降了颜良。

  别人不识其才,颜良却如何不晓,旋即启用了国渊来主持屯田工作。

  在国渊的建议下,颜良便将颍川郡荒芜的无主农田收归官有,再将招募到的流民,按军队的编制组成组,由官府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和农具,由他们开垦耕种,收获时按比例与官府分成。

  颜良推行屯田制,自然对地方豪强兼并土地和流民造成了影响,这些豪强势力必会有所反对。

  对于这些豪强世家,颜良向来是采取拉拢与打击并重,屯田事关他争夺天下的根本,颜良自是要不惜一切手段来打击那些反对的豪强。

  为此,颜良特意将满宠调任颍川太守,以用他严以律法的威名,来打击那些反对的豪强。

  如此双管齐下,屯田的事宜便进行的相当顺利,待春耕开始时,颍川一带被袁绍废弃的屯田点,在国渊和满宠的努力下,便恢复了大半。

  屯田的顺利进行,让颜良的底气也越来越足,进入开春之时,颜良已经在和他的谋士们,计划着新的用兵方略。

  这一日,正当颜良和众谋士们商讨热烈时,堂外亲军急急入内,将一道来自于北方的惊人情报呈上。。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