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南北大成_诡食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砸了。

  回到鸡杂面店,梁园跟王瞎子正在忙活,两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把我的鸡杂小面店弄得有条有理的。

  见我过来了,梁园放下手里的碗勺过来:

  “唐小饭,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要准备的,差点儿什么我再去弄弄,现在才五点多钟,还来得及。”

  我此刻心里真的是挺感动的。

  点了点头,我上前查看了一下,其实东西都差不多,今天晚上营业,先只卖面条,别的什么小龙虾啊,鲫鱼什么的,忙不过来,所以暂时不弄。

  做面条的刘师傅我中午已经打电话联系过了,他六点钟准时送五十斤手工面条过来。

  他的面条细长且有嚼劲儿,这些年我爸都是从他那儿拿货。

  泡椒鸡杂我早就已经炒好了,放在冰箱里,直接淋在煮好的面条上就好了。

  大半个月没有营业了,我把那些碗拿出来又洗了一遍。

  梅梅也来帮我,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全部都归置好了。

  六点钟的时候,老刘送按时送来了面条。

  他把那些手工面条,从车子上搬下来往我家店里送:“唐小饭,之前你们家不是要一百斤面条也不够卖吗,怎么现在才定五十斤了?”

  我叹了一口气:“这不是大半个月没做生意了吗?而且我爸现在在医院里,现在是我一个人来主持生意,别的什么都没有只卖面条,再次开业,这生意到底好不好做,我心里也没底。”

  老刘帮我放好面条后,安慰我说:“一步一步来,会好的。”这安慰虽然简单,却平易近人,听得我心里一暖。

  我说了声谢谢,留老刘吃饭,他摆摆手说还忙便开车走了。

  老刘走后,我在煮面大锅里烧了一锅开水。

  煮面的一锅大水,得事先烧开,这是我爸定下里的规矩。

  开面馆卖面的大都信这个。

  说是提前烧水,生意才能红火,临时烧水,跟半路抱佛脚没买区别。

  我看了一下老刘的面条,果然还跟之前一样

  老刘是北方人,做面的手艺比我们这儿当地人强很多。他用的是老家那边的面粉,而且是手工和面,切成一条一条的,再撒上面粉防止粘连。

  所以这面条,是正宗的北方口感,有嚼劲儿。

  好面需要配好汤。

  我爸深谙其道。

  于是,这面条的味道用的南方城市鲜辣的口感,吃起来味道浓郁,油大汤宽看起来色泽红润。

  一碗面,集南北精华于一体,这也是我们面店家生意好的原因之一。

  八点开业,现在这个时间也不好再单独做饭。

  于是,我干脆做了四碗鸡杂面。

  三个大人一个孩子,我们坐在一张桌子上,就这么吃了起来。

  吃着这碗我亲手做的鸡杂面,它无论是色泽,还是香味,还是味道上,都跟我爸做的不相上下,我心里安稳了许多。

  其实只有口味不变,客人就不会流失。

  最近物价一直在上涨,一碗面的成本平摊下来增加了五毛钱。

  但我打算先不提价,把生意理顺了,再算经济账吧。

  正吃着,梁园对着我身后的店门说了一声:“你来了?”我赶紧回头,看到了进来的,是老余的伙计刘奎。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