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八章居心不良_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yì,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帝国崛起》更多支持!

  第五百五十八章居心不良

  崇祯十六年南直隶乡试,以其说是改良,不如说是一次粗暴的破坏。朱元璋权力欲望极重,对这个国家每一个细节懂不肯放过。甚至规定了他的子民们该怎么吃饭穿衣服,这种事情皇帝都要管,可想而知朱元璋的精力何其旺盛。

  陈燮提到的这两份诏书,是明初朱元璋颁布的两个诏令。看着朱慈烺求知欲旺盛的眼神,陈燮微笑着继续忽悠:“明初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其中佃农和地主关系在《元典章》中的规定极为严苛,佃户基本上就是地主的附属品,随便打死都没事情。太祖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发布了《明皇诏令》,改变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悬殊地位变成了兄弟关系。这样一来,佃农的地位改善了,地主不能随意欺压,民心也就稳了。另外一个是匠户,这也是源自元朝的制度,元代匠户过的极苦,给官府干活,不但没工钱,还要自带口粮。洪武十一年,太祖下诏,对在京匠户实施补贴,改善他们生活,这些都是大大的善政。极大的缓和了低层百姓的不满情xù,激发了百姓的工作热情。当时的大明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民生极苦,还要对退到草原的蒙古人作战。这两份诏令,给大明的民生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说到这里,陈燮停下了,笑眯眯的看着朱慈烺在那里坐着,入神的想这里面的道理。好半天才恍然道:“先生的意思。太祖看到了元朝制度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就改了。作为后来人,我们要学习太祖这种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对当时的制度、法规,进行适当的改良这一做法。不管什么制度,都要立足于眼前。而不是生搬硬套老规矩。”

  陈燮竖起一根大拇指,这是真心的表扬这小子了,真是聪明啊,举一反三。

  “就是这个道理,大明至今二百年来,其实很多制度都在变化。太祖那会,制定的大学士制度,实际上不过是简单的给太祖做一些文书的整理工作,没有多少实际权利。现在你看看大学士的权利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演变?太祖的时候。没有内廷,现在有了。这又是为什么?将来太子继承大统,一定要记住一个道理,时间的任何事情一直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一国之君,要善于发现这些变化,并且在制度上进行相应的调整。还有一句话,任何调整。都要在可控zhì的范围内进行。好了,今天就说这些。还是去看看卷子吧,看完了说说自己的想法。什么都可以说,不要有任何顾忌,你现在就是来学习。”

  朱慈烺告辞出来,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