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4章 天文社员_虚境调查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传,想寻觅一个合适的传人。

  这代表了一部分天文社员的思潮,他们不再囿于地域,但个人的渠道有限,要找到一个可靠的中介组织,这是他们对“天文社”的期待。

  此日白昼,陆澄先从“陈袍哥”开始聊起。

  陈袍哥借住在鸡鸣山的一座茶室,见陆澄登门,便笑呵呵地请陆澄吃茶——

  这吃茶的阵势比较新奇,茶桌上摆着两只茶杯,一只杯子在盘内,一只杯子在盘外。

  陈袍哥手一摆,脸上挂笑,却没有再多提示,只道,“讨陆先生一个口彩。”

  陆澄凝视了一会儿茶阵——他回忆起自己很小的时候,母亲在凌波咖啡馆也和许许多多陌生人摆过类似的咖啡杯阵。

  ——和喝的是什么毫无关系,茶、酒、咖啡都无所谓。在幻海卖咖啡,在西南开茶馆,这是秘密组织鉴别自己人和外人的手段。

  “木阳城里是乾坤,结义全凭一点红。今日义兄来考问,莫把红莲当外人。”

  陈袍哥满意点头,双方可以用茶了。

  陆澄有点佩服自己,几岁时候看到的情景都能想起来——这是当年反前朝地下社团串联的暗语。

  一百单八路茶门阵,乃一百单八套暗语。

  一杯盘内,一杯盘外,是区分内外的“木阳阵”,答出来,就是自家兄弟了。

  陈袍哥道,

  “小陆,三教本是同根生,红莲咕噜是一家。

  严骏人不懂我们的茶阵,不是自己人。

  你是我们自己人,智多星的亲儿子。

  你认我是义兄,我就掏心窝向你说实话——那个1%的方案协议,你得尽快应下来。

  ——凡是搞大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你和严骏人谈不成配额,泰西人那边每年250万银元就发不下来。

  我们天文社就要饿肚子,这样下去花完手头的钱,就得散伙了。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是大家的想法。

  49%归南方,1%归北方,肉都烂在唐人的锅里,有什么不好呢?

  不给北方1%,反而显得我们不把他们当一家人了。”

  和陆澄的预估差不多,陈袍哥说出了绝大部分社员的真话——他们不认为,或者说管不得1%的让步会有什么恶劣的后果,更希望尽快摸到银元。

  现在的南方还没有凝聚起来,都是陌生人,没有为还看不到的北方施压同仇敌忾之心。

  大家想要银元,是人性的常态。要到了银元,有了利益捆绑,大家才变成真正的好朋友,社员才能真正为陆澄的长远利益着想。

  看来,陆澄是无法违背民意,拒绝1%方案了

  ——他姐姐林洋先期的钱都投在天文社的一期运作上。

  他们要保障三件事:

  第一,是“天文社”能完成一个“特级站”的基本功能,包括情报小组、收容小组、行动小组的正常长期运作。起码能置办起内勤和外勤的灵光道具,发得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