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陪驾用膳_良妃重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真没人知道,因为大清后面那一盘菜最多只能吃三口的规矩就是这位爷搞出来的。

  ※※※※※※※※※※※※※※※※※※※※

  PS1:如果不看最后九阿哥胤禟的事情,以及中间宜妃被宠爱得飘了被皇上扇了一巴掌外,宜妃郭络罗氏在后宫日子过得真心比谁都舒服,躲开了元后,入宫三年封嫔,七年封妃,一直有宠,没人怠慢,又有儿子,娘家皇上也是一直提携,还能跟着皇上北巡的时候回娘家,对比康熙后宫其他嫔妃,这日子真舒服。

  PS2:在清朝宫女是识字的,说宫女不识字的,大多是因为《宫女谈往录》一书,但问题是这本书本身问题很多。

  《宫女谈往录》其作者金易,原名王锡,1917年生人。根据其《自序》,其在四五十年代的时候和街坊老宫女“荣儿”有所接触,听她谈了很多宫中和宫女的故事,而在□□十年代才由作者一边回忆一边记录出来。四十年的时间,其中记忆的错误,不言而喻,作者本身又不熟悉清代制度,里面的问题也相当的多。

  根据《清宫中以宫女为主的女仆阶层》一文中考证,清朝宫女的选拔规定最早定于顺治十八年。“凡内府佐领下,内府管领下女子,年至十三,该佐领、管领造册送会计司呈堂会奏,交总管太监请旨阅看。”

  也就是说清宫宫女选拔,她们必须是内务府满洲正黄、镶黄、正白三旗的佐领下和管领下各种职务等的包衣之女,方有资格入选。另外宫女来源除内务府三旗的佐领下、管领下包衣女子外,官员世家也可选入。

  入选后,除学习宫规外,还要对其刺绣、打扫的技艺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留下,择其优者,每日授一小时写字及读书,“次日命宫人考核”。选中的宫女中,面容姣好、聪明伶俐的派去侍奉主位,次一等送到内务府各司干活,更差一点的去干粗活。

  以上是《清宫中以宫女为主的女仆阶层》的考据,这文考据说的史料,我真没找到,但我给大家细品一下。

  前面就说了,包衣女子并不低下,清朝宫女都是包衣女子,而且年满25岁还会放出宫去,而这些人,生下来就有口粮,由内务府发给,这身份是绝对要比太监高的,,清朝的太监都是汉人。

  因为太监是汉人,所以绝对不允许识字,那如果宫女也不让识字,岂不是全皇宫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

  说个简单点的事,份例和赏赐,怎么清点,怎么记录?

  我就没想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一边写着让身边的宫女将赏赐登记入库,一边又说宫女不许识字,完全自相矛盾。

  那我想问,她怎么登记入库呀?难道是拍照?画画?那她怎么又能让别人看明白了?难道要让主子自己去登记?

  毫无疑问,清朝的宫女肯定是识字的。

  感谢在2020-02-0701:35:20~2020-02-0800:28: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龙行天下22瓶;晓阴轻寒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喜欢良妃重生记请大家收藏:良妃重生记起舞电子书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