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师德无双_盛唐剑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孔门七十二贤,弟子盖三千。但他真正的弟子又起止这三千人?他是第一个提出有教无类的大贤,第一个传播教化的圣人,第一个将知识公之于众的导师。他将学问布于门下三千弟子,而他的三千弟子又将文化布于三千,三千又三千,才有今日儒门盛举。”

  “是以在下以为,才学固然重要,但教化之重,理应更在之上。两者兼顾,那就再好没有了。私以为有才之人,可谓名儒,才名显著嘛!但是真正的大儒,理当如孔圣人一般,身怀教化之功。而不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

  “今日是士林聚会,那在下就开以彩头!就以歌颂那些默默无闻却身怀教化大德的大儒!”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墨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这是后世裴旻背过的一首《教师颂》,作者何人,他已经忘记了。作者集合了李商隐、杜甫、陶行知这些诗人、名家的诗句,改编的一首诗。

  这首诗未必有多高明,但是意义深重。

  裴旻这话音一落,瞬间引发了轰然叫好。

  尤其是张九龄、王昌龄、王维这些人,他们都知道裴旻接下来的打算。

  现今的河西,充斥着胡人风俗,西方文化,自己大唐的文化却相对疲软,有失衡之态。

  作为大唐的疆域疆土,自己的文化都做得不足,又如何去影响周边,同化周边?

  河西教化重中之重,也是河西行政的下一个目标。

  有这一首诗,外加今日这一番话,河西的教化之路,将会一片平坦。

  几人想着裴旻的开场白,不会说话,这哪叫不会说话,说的不要太好。

  从反映即可看出,几乎所有人都让裴旻这番话征服了,均想着自己或许一辈子都成不了名士,为何不向大儒进发,指不定自己就教出一个刘幽求,那就是功成名就了。

  名士集会,无非就是饮酒作赋。

  河西这边文化的综合水平并不高,做出的诗赋自然参差不齐。

  相较之下,张九龄、王昌龄、王维、王之涣、王翰这些人就有了鹤立鸡群的感觉受到了大多人的推崇。

  裴旻对此自是喜闻乐见。

  裴旻这里走走,那里逛逛,也体现了自己亲民的一面。

  这时王之涣拉着一人来到裴旻的面前,道:“裴帅,给你介绍一人,方刚结识的。高适,高达夫……”

  裴旻原本以为有一个王翰以是不虚此行,却不想又来了一个高适。

  高适可比王翰更加的了得,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当然他说的了得,并非是文学上的成就,而是军学。

  高适是唐朝著名诗人中为数不多通晓军略的人物,还担任过淮南节度使,领兵讨伐永王璘。

  而今他的幕僚张九龄、王昌龄、王维、王之涣这些人多是行政人才,军略的表现平庸,唯有颜杲卿、袁履谦二人在这方面有些建树,总的来说,两人还是长于行政。

  高适若是能进入他的幕府,将会弥补他这方面的不足!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