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黑心的没边了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传统软件行业里,一款软件的更新周期可以长达数年,比如office两三年才更新一个版本,用户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应用软件的商业模式是画地为牢,量体裁衣,弄个瓶子给用户,用户再拿着瓶子去装水,多大瓶子装多少水,并无溢出的问题。笔・趣・阁www.biquge.info

  然而在互联网行业里,一款程序如果几年不更新,就会被淘汰,比如ie几年不更新,市场很快被firefox和chrome蚕食了,因为互联网不受任何人控制,像流水一样不断增长,新功能层出不穷,应用软件必须像堤坝一样不停的加固,否则就会被冲垮。

  微软是典型的传统软件企业,先天缺乏互联网基因,在原来的时空里,比尔-盖茨虽然发表了“互联网浪潮”的备忘录,但微软战线太长了,有几十个项目组,上万名员工,船大难掉头,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正展开行动,比如,因为实在烂了,windows95最初根本没有集成它,而是以扩展包的形式放在外带光盘里,这个光盘需要50美元购买,销量很惨淡,几乎没有造成任何影响,于是在windows95刚发布过后没多久,it行业和金融行业就认为微软在互联网时代落伍了。

  1995年11月中旬,高盛的分析员忽然发难,把微软的股票评级给降低了,消息传出之后,微软股价暴跌,比尔-盖茨一天之内损失了20亿美元,这才大吃一惊,急忙在11月底推出了完全免费的,接着又在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纪念日当天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开始全力朝互联网转型,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把6个人的浏览器研发小组扩充到了几百人,3个月之后,几百人变成了2500人,9个月之后,微软重新设计了ie,推出了功能和性能都不逊色scape-navigator的,然后利用高达9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疯狂烧钱和网景死磕。

  杜秋费尽心机和微软合作,是想搞缓兵之计,提供一个质量不错的浏览器取代一无是处的,让他们集成到windows95中,向外界维持重视互联网的假象,如此一来的话,高盛应该不会那么早调低微软的股票评级,不调低的话,微软的转型会比较迟缓,不至于一下子搞出2500人这么恐怖的团队出来,否则骁龙很能与之抗衡。

  如果微软上当,有了一年的时间做缓冲,到1997年才开始真正发力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为对穿越党来说遍地是黄金,现在杜秋把记事本公司、日元汇率投机以及骁龙的股份全部加起来,最多也就1500万美元左右的资产,但1997年有亚洲金融危机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