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紧迫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秋带着江由等人上到18楼,走出电梯的时候遇到了高明达,他本来是三江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志扬的秘书,5月份被杜秋挖过来当公关经理,6月份被陈大猷派去京城推销电子计税软件,9月份又被杨帆给召回来负责软件园项目,职业生涯跌宕起伏,被人戏称为“救火队长”。

  高明达的能力不错,虽然到处救火,却救的有声有色,每次都圆满完成了任务,因此在公司内部的地位逐步攀升,从外派京城的边缘人物变成了可以和秦牧平起平坐的实权人物。

  “杜总您回来啦,什么时候到家的?”

  “昨天晚上。”杜秋见他手上除了公文包之外,还抱着两个图纸筒,于是问道:“这些是什么图纸?”

  “今天中午市里领导请中规院的几位专家吃饭,下午还要开座谈会,需要用到软件园的规划图纸,所以我过来拿一下。”高明达当了多年秘书,又经常和官员打交道,言行比较含蓄,他先给了戴怡一个眼色,然后轻声说道:“杜总,能不能耽误几分钟时间?有件事得跟您汇报一下。”

  戴怡收到了眼神暗示,但站着没动,直到杜秋点头了,才微笑着招呼江由等人,带他们去参观芯片实验室的规划图。

  高明达看着她的背影,神色有点不自然的轻吁了一口气,然后汇报道:“杜总,昨天市委办公厅的冯主任跟我打听,问骁龙能不能把软件园二期和三期的土地让出来,市里用其他地方的土地置换。”

  靠!

  我累死累活的折腾了几个月,还没吃到一口饱饭,就有人想摘骁龙的桃子了?

  几个月前,杜秋以印度的班加罗尔为例子,说服云城政府支持骁龙创办一个以外贸接单为主的软件园,当时他利用先知先觉的金手指,把地址选在了市区西南方的马家桥水库附近,因为那里在2002年之后会是省市两级政府重点建设的核心区域。

  但是在1995年,马家桥周围全是荒地,什么都没有,出于重视高科技产业、吹嘘招商政绩以及借骁龙的东风等多重因素考虑,市里当时大笔一挥,非常豪爽的批了1000亩地建软件园,每亩地只象征性的收了500块钱,几乎相当于白送。

  在那个时候,包括杜秋自己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半年,居然折腾出来了一个智慧城市试验区的名额,根据上边的要求,云城要规划出一个新的行政区来做试验,北边地形复杂,可用空间太少,东边是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拆迁成本太高,所以只能朝西南方向发展,在那边建新区。

  马家桥水库距离云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只有5公里左右的路程,周围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可以迅速建成,而且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是最为理想的选择,如此一来,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