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计划和蛊惑_刺激199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姜丹枫以为杜秋在伯克利做演讲时说了一个善意的笑话,其实没有,他到美国之后收入囊中的第一件物品真的是freebsd,只不过不是光盘,而是直接从网上下载了源代码,用来搭建iview官方网站的服务器。笔×趣×阁www。biquge。info

  选择freebsd而不是linux来搭建服务器,除了穿越前的渊源之外,杜秋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像做浏览器一样,先摸清楚1995年还处在幼儿期的freebsd的各种功能和性能,然后以bsd为基础,以未来21年的发展脉络为参考,以先进而又必须的技术为卖点,发展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

  1969年,att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unix操作体系,之后以低廉甚至免费的形式将源代码授权给学术机构做研究或教学之用,许多机构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和改进,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类unix操作系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bsd。

  bsd全称为berkeley-software-distribution,以非常宽松的bsd许可证发布源代码,除了不能用开发者的名字打广告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因此非常受欢迎,1992年的时候,有一家公司以bsd为基础发布了一款操作系统,售价只有unix的几分之一,结果引来了att的不满,认为侵犯了他们的商业利益,于是打起了版权官司,bsd的开发从此陷入了停滞状态。

  90年代初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飞速发展,采用英特尔x86架构芯片的计算机风靡世界,但是运行在上面的dos和windows价格不菲,很多商业机构和个人用户负担不起,迫切需要一款低价或者免费的操作系统,bsd本来是运行在各种小型机上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当时已经开始了向x86架构移植的工作,但被版权官司打断了,正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读书的林纳斯无奈之下,就自己开发了一款新的操作系统,将其命名为linux。

  所谓时势造英雄,linux恰逢其时,在gun没有操作系统核心、bsd移植被搁置、互联网大爆发三大利好的刺激下,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成了气候,超越bsd,成为开源操作系统中的明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于1994年完成了重写工作,彻底移除了来自att的源代码,版权官司随之达成了和解,然后发布了影响深远的-lite操作系统,不仅衍生出了freebsd、openbsd等直系血脉,还用在了苹果公司的osx和ios操作系统以及索尼的ps3、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