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太空项目合作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样险胜特斯拉,拿下了电动SUV销量第一,至于欧洲还没开售,但网上已经有很多欧洲网友嗷嗷叫着要买蔚来了。

  就在2月刚翻篇,3月春寒料峭时。

  两个重磅炸弹落地,科大闪电分别携手比亚迪、特斯拉,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比亚迪与特斯拉提供闪电一代电池。

  两大电动车巨头,特斯拉有此宣布不意外,毕竟他们本就是组装厂,电池一直都是外购。

  但比亚迪可是靠着电池起家,竟然舍弃了自己的磷酸锂电池,投奔电子流电池,可谓是让人惊掉眼球。这也让本来对闪电一代不以为然的人们,开始相信电子流电池真的很厉害。

  ……

  “我为马斯克的决定感到失望,他不是一位爱国者,只是一位媚俗华夏市场的资本家。我号召大家抵制特斯拉,让米利坚再次伟大!”

  马斯克当然不会在乎大统领的指责,米利坚毕竟是资本家的米利坚。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一如比亚迪的王总找上门,马斯克此刻也来到华夏,并约见了电子流实验室主任杜恪。

  “杜,你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我早就想要与你见面了。”马斯克十分热情,用力握着杜恪的手,“让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是贝尔实验室的托马斯教授,他在锂电池领域是专家,对你的电子流理论十分推崇,我觉得你们应该会有共同语言。”

  “托马斯教授你好,我记得与你通过邮件。”

  “是的,我在邮件中向你请教过很多问题,只是前面你还认真回复了,后面应该就成了你的助手在回复,总是不在点子上。”托马斯教授耸肩。

  杜恪礼貌一笑,每天想与他交流的国内外学者太多,他怎么可能一一回复,早就丢给助手去回复了。

  寒暄客套之后。

  马斯克说明了来意:“这一次前来拜访,是希望能与杜恪你合作,开发一款可以用在猎鹰火箭上的电子流电池。我们在火星车、星链卫星、火箭发射器上,都有很多需要用到电池的地方。但是目前没有一款电池,是让我们满意的,直到闪电一代诞生。”

  托马斯教授抢着说道:“如果不是亲自买了一辆蔚来汽车,我真难以相信,闪电一代的体积竟然只有那么小。华为手机上的闪电一代就已经叫人惊叹了……杜,老实说,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但它真实摆在我的眼前,我们贝尔实验室研究了闪电一代,已经看到了那精妙、美丽的结构。”

  “唔,科大闪电拥有这些结构的全部专利。”

  “哈哈,我们当然不会侵犯专利,托马斯教授告诉这种结构能完美储存电能,如果进一步优化,或许可以将电池的体积进一步压缩,我想知道,杜,你是专家,你能告诉我可以吗?”

  “对于马斯克你所做的事业,尤其是SpaceX的太空探索计划,我非常欣赏,人类不应该把目光放在地球资源的争夺,星辰大海才是我们的未来。”杜恪是真的佩服马斯克这个人,或者说,所有探索太空的先驱者,他都佩服,“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电子流电池的改良空间,十分广阔,完全可以胜任太空项目。”

  画了个大饼。

  杜恪随即又说道:“但专利在科大闪电手中,你需要以SpaceX的名义与科大闪电寻求合作,而我可以保证,只要合作达成,我愿意投入更多精力,为太空事业做贡献。”

  电子流电池的壁垒结构,说是战略武器不夸张,因此,杜恪必须保证国家利益。

  欧美尤其是米利坚,频频拿技术封锁来制裁华夏,华夏却缺少反制手段,现在壁垒结构就是反制手段,他希望国家参与这次合作。如果可以用注定被山寨的壁垒结构,换回来SpaceX的火箭技术,肯定是非常划算了——当然具体谈判,他就不管了,让国家去操心。

  马斯克与华夏合作已久,因此见过杜恪,并得到有更好的电池肯定之后,他就开始了与科大闪电的谈判。

  国家自然顺势参与进来。

  杜恪则与托马斯教授交流了一会,这位贝尔实验室的教授,说起来也是电池领域的大犇人物,彼此交流后都感觉到受益匪浅。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