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三连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微运转情况,“这一点除了要进行线路优化之外,还是要等新材料的突破,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超导材料,就能尽善尽美了。”

  “杜院士,你们电子流实验室,一直在做室温超导,有眉目了没有?”随行的一名院士问道。

  “目前还在摸索之中,我很少过问课题组,具体不太清楚。”

  “其实250K超导已经足够了,液氮环境辅助一下,商业前景太大了。”另一名教授专家感慨,超导的前景是有目共睹的,250K的低温条件根本不是障碍。

  制造低温环境的办法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有液氦低温和液氮低温。

  不过液氦成本较高,液氮成本较低,甚至液氮的成本比可乐成本还要低,毕竟空气中百分之七十八都是氮气,想要提取氮气实在太简单。利用液氮低温,世界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超导商业应用,超级计算机上,基本都是用液氮低温超导来实现高速运算。

  这一次电子流实验室发现的250K常压下的硅金超导体,已经被全世界广泛研究并应用,而且,基本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杜恪的杜恪晶阵,明年很可能再给250K常压硅金超导体。

  事实上没有杜恪的干涉。

  只要能突破200K,拿奖就稳了。

  超导研究至今(2025年)已经有114年历史,获得过六届诺贝尔奖,一共十二位科学家因此获奖,可以说空前热门。毕竟超导只是凝聚态物理下的一个分支。

  不过。

  今年杜恪已经拿奖,明面上是给了杜恪晶阵,私底下未尝不是奖励250K超导,所以明年曹轩庭他们还能不能蹭一蹭诺贝尔奖,很难说。

  连续三年,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华夏人,这有点不可想象。

  而且即便是250K超导,作为通讯作者和课题组总负责人的杜恪也是排在第一位,这样一来,杜恪就得连续三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这一点看,诺奖委员会几乎不可能再给250K超导获奖,即便真要给,也会拖个三年五载。不然的话,杜恪真的要成神了。

  三连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来了都得直呼内行!

  反重力观光车继续飞行,按照全息投影的交通指示前进,很快来到站台,站台与传统火车站台、飞机站台都不同,而是一座铁塔结构。横竖的粗大金属柱,形成了交织的一座方形铁塔,每根铁柱都有一个延伸的挂杆,反重力观光车直接飞行岛指定区域,与挂杆对接。

  哐当。

  对接好之后,反重力观光车直接停止运行,杜恪等人在站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下车,穿过铁塔的走道,来到铁塔内部,内部有导流系统。

  “前往商场往这边走,前往居住区往这边走,前往工厂区往这边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每一条导流通道。

  站台在天空城市的意义,就是对接外地城市的大型反重力飞车,然后将人员分散,通过城市内的小型反重力飞车,运往各自的目的地。

  也就是说,它整合了火车站、飞机场的功能。

  未来世界里,人类出行都是反重力飞车,城市内用小型的,城市间用大型的。

  转了一圈之后,众人再度回到反重力观光车上,向模型城市的下一块区域前行,一名负责人介绍道:“聚变核电站在城市中央,目前只是一个空壳子,我们的想法是等十米球,不直接建造大型聚变核电站。”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