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教育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就给到了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大楼特写,再转进,来到一栋独立小楼。

  小楼有些破旧,悬挂的招牌也有些掉漆,但是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不自觉的放慢脚步,升起一股油然敬佩的感觉——夏科大电子流实验室。

  依然是国家重点实验室规模,但是不管是人员编制还是科研产出,都远超大部分国家实验室,无数令国人骄傲自豪的黑科技就是在这里产出。

  电子流实验室内部已经快要搬空,保洁人员都开始重新刷墙了。

  “我们电子流实验室是首批搬迁的实验室,所有科室差不多接近完成,剩下一些手续还在办理之中。”一名中年人,领导派头十足的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在天空之城做科研,和在地面上做科研,最大区别就是安静,不会受到打扰,现在争取晶块适应空城的生活。”

  新闻画面下方,给出了他的身份,夏科大电子流实验室副主任陶勋。

  随即画面切换,夏科大的陈校长入镜:“科大空城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并非表面上说的只是一家夏科大,实际上是很多高校的集中办学。产学研一体化,把资源的利用率上升到最大,这个资源不仅是实验设备,也包括人员交流。抽离地方的制约,可以更加全面的推广学术成果。”

  接着。

  新闻切换到水木空城,水木大学也已经差不多完成搬迁,此外还有首都理工、人大等大学,也搬到了水木空城上。一位水木空城的官员,带着记者参观整个天空之城。

  “这边是夏科院生物所的实验区,旁边是《华夏科学报》的编辑部,都位于水木大学教学区周边,很多水木大学的老师都在这些周边机构里面有兼职。之前要乘坐大巴车,穿越半个首都,甚至要坐飞机去外地,现在只需要乘坐几分钟的玻璃房车就行了……”

  然后首大空城也入镜,采访了几个领导。

  最后,是国院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分管天空之城的领导,接受采访时表示:“以大学为龙头,集中优势资源,加快学术公关,是大学空城的主要目的。同时搬迁后的校园,将不再局限于地方制约,从而实现我们一直致力于的教育资源再分配,杜绝资源固化的发生。”

  教育是华夏民族最关心的话题,而此前的教育制度,可以说是饱受争议。

  在之前几年的改革中,关于教育制度的革新,一直都是国民关注重点,即便是杜恪这样的人物,也始终都在关注教育改革。甚至杜恪在人大代表的提案中,就有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不过他的提案,却是反对过度素质教育,提倡应试教育,并逐步取缔私立学校。

  杜恪支持应试教育的原因很简单,在华夏,凡是不能用硬性标准衡量的选拔,都可以作弊,应试教育是所有选拔中最接近公平的一种。

  而取缔私立学校的原因也很简单,私立学校只会加速阶级固化,让精英的后代继续精英,让普通人的后代继续普通。这在西方已经充分应证了,哈佛校友的小孩能继续推荐上哈佛,而肯德基打工仔的后代只能继续去肯德基打工,寒门出贵子几乎不可能。

  反对过度素质教育则是目前国内的素质教育走偏了,全面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素质是正确的,毕竟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适合读书。但是应试教育才是主体,素质教育只能辅助,不能彼此颠倒。

  归根结底。

  华夏人多,教育资源少,分配不均匀,玩不起素质教育这一套规则。

  总而言之,杜恪的教育核心思想,就是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但考试只能是唯一的永恒!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