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登月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用华夏的飞机火箭,帮助我们发射十六颗卫星。”

  ……

  成功发射不算什么。

  所有人都在等待三天后息壤号降落在月球上,届时,才算这次发射圆满成功,否则前面铺垫那么多,最后换来的都将是嘲讽。

  所有人都在期待,华夏民众更是多了一份忐忑。

  不过所有人都不知道,拥有量子通信技术存在,航空港指挥中心,一直都在跟息壤号保持畅通交流。二十五名宇航员在没事干的时候,甚至开了几局游戏,与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嗨皮。无延迟、无卡顿的量子通信,让息壤号就好像不曾离开航空港一般。

  “量子通信技术实在太厉害了,现在息壤号已经转移到地球轨道的背面了,按照正常的电磁通信,至少要有几秒钟的延迟,现在是一点没有。”

  一名技术人员啧啧惊叹。

  区未央抚摸了一下头发,矜持的说道:“希望能找到一些瑕疵地方,方便我们继续改良技术。”他依然担任着灵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职务。

  灵犀计划也依然存在着,并不会因为技术开发成功,项目组就随之解散。

  暂时的量子通信技术,还有许多瑕疵,尤其是十米撞球的超大体积,对量子通信的限制巨大,如果能减少一半的体积,至少能让息壤号再多搭载十名宇航员。也就是说,一个十米撞球终端,就占掉了二十名宇航员的名额——算上宇航员本身和所需补给。

  不过想要减少十米撞球的体积,需要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个是十米球技术进化到五米球,乃至一米球,再一个就是找到新的方法进入能量层,这样就能无需借助光笼技术,不用费力维持十米撞球中的小号超级环。但这些已经不是灵犀计划本身可以完成,需要金乌计划(可控核聚变项目)和南天门计划来实现。

  “能把终端体积缩小,就最好了。”工作人员笑道。

  区未央摇头:“那得指望杜院士他们了。”

  “不能解决终端体积的话,那就没啥要改良的了,现在的通信质量,我们都很满足,比以前用电磁通信简直好得太多了,到现在一次断线都没有发生。”

  一名工作人员补充道:“真要说有什么的话,就是通信转化还是有点滞后。”

  息壤号的通信并非只有十米撞球的量子通信,还有常规的电磁通信,因为量子通信只能在两个终端之间进行通信,所以终端之外的通信依然需要电磁通信。这就需要把电磁通信,转移为量子通信,再通过十米撞球进行传输。所有的问题,都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发生。

  区未央表示道:“集成度还是不够,我们回去后会对十米撞球进一步改良,争取把两种通信的转化方式,集成到十米撞球上,这样应该能进一步压缩飞船的通信设备体积。”

  ……

  转眼三天时间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