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章 徐贞明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龙岩峰火烧屁股似的把手头的活扔给徐贞明,急匆匆地跑过来盯着这边是有道理的,因为就在他赶到的时候,几个庄头已经在讨论着要不要更改一下设计了……

  比如说削弱一下大塌的厚度,将龙岩峰设计的梯形坝改成上下等高的直立形坝,这样更美观,也更省料……

  龙岩峰听得冷汗都要出来了。我的妈呀,这种纯靠用麻袋装着鹅卵石砌起来的大坝本身就是豆腐渣工程,他把基座设计得足有四米宽,就是希望通过增加宽度来抵抗住水流的冲击力,你丫还异想天开玩等高坝,那不叫豆腐渣工程,那纯粹就是豆浆工程了!

  没啥好说的,逮住那几个家伙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奶奶的,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欠缺的文盲,还敢自作主张,给你们脸了!

  被他骂了个狗血淋头的庄头们讪笑着,老老实实照着图纸做,不敢打任何折扣了。

  其实这个豆腐渣工程也没啥难度,无非就是堆人堆物料而已。人龙岩峰不缺,大兴皇庄假假的也有两千多户庄户,近万人呢,不够的话还有京营那帮杂役,实在不行,还可以从军营里拉人出来支援!至于物料就更加不缺了,无非就是麻袋和鹅卵石,缺啥都不会缺这些东西。他集中了两千多人来搞这个工程,这两千多人跟鬼子进村似的,将上游和下游的鹅卵石席卷一空,装满了无数个麻袋,然后填进大坝里。

  真正难的还是水坝的闸门。

  跟现在需要从河南调水过去才能满足市民生活所需的这个北京不一样,几百年前的北京经常发水灾。

  对,你没眼花,几百年前的北京是座水患相当严重的城市。桑干河、海河、潮白河等等这几条大河浩浩荡荡的从境内穿过,甚至有河流穿城而过,每到夏季,发洪水那是家常便饭……要不徐贞明为什么要耗费十几年时间摸索治理京津地区水患?他闲得蛋疼?夏季发洪水的话,这个水库就必须开闸放水,否则分分钟会被冲垮,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想开闸就得有闸门,没闸门的话开个锤子。而一道近四米高的大坝,闸门的尺寸自然非同小可,该用什么来做闸门就成了个大难题。他最先想到的就是用水泥来做,但他没有水泥……

  这可怎么整?

  好在,工匠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他们把硬木切割成一尺宽的长方体,然后一块块的拼接起来,两边用两根同样宽度的硬木作边条榫接,硬是给龙岩峰整出了一座重逾千斤的闸门。不过这个闸门一时半刻还派不上用场,得等到大坝垒好之后才有它的用武之地。

  这边正忙着,徐贞明便带着一裤脚的泥巴过来了。看到龙岩峰正在指挥众人修筑水坝,再顺着引水渠望向远处那大片大片结着厚厚一层盐渍的土地,他露出了然的神色,对龙岩峰说: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