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1章 双向奔赴了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这支大军浩浩荡荡的开过来,沿途坞堡情绪很稳定。

  情绪稳定的意思就是……不予理睬。在他们眼里,明军跟鞑靼人一个鸟样,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鞑靼人来了会抢东西,明军来了一样抢,不光谋财,还害命————老乡,借你人头立个军功!杀良冒功在边军中算是基本操作,打不过鞑靼人,打这些乡民还不是手拿把攥,轻松加愉快?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边民日常防火防盗防边军,看到大军开过来,第一时间躲进坞堡里,大门紧闭,青壮上墙拿起弓弩火铳准备厮杀。箪食壶浆夹道欢迎王师?那只是小说里才有的场面。

  龙岩峰对此也不大在意,虽说对这个时代的军队了解很有限,但他也没指望过边民能像老百姓看到解放军那样热烈欢迎,将解放军当成自己的子弟来对待。冷眼旁观算好了,人家没出来袭击他就算谢天谢地了。不过想来也不会有哪个坞堡这么不长眼,敢主动过来招惹上万大军。

  他派人过去跟各坞堡谈判,花钱从他们那里购买新鲜的蔬菜、蛋类。粮食、牲畜是不大可能买得到的,这是宝贵的财富,不过要买些新鲜蔬菜和鸡蛋鸭蛋却是可以的,他们给的价钱也公道,那些坞堡的人都愿意跟他们做生意。一位白发苍苍的堡主从军需军手里接过足额足色的银子后感慨:

  “老朽活了六十八岁,见过十几回大军出塞,但是像贵军这样不扰民不杀良冒功,买东西还照价给钱的仁义之师,当真是头一回见!”

  龙岩峰问:“以前大军出塞经常攻击你们吗?”

  老堡主说:“那可不,我们什么都不怕,就怕朝廷大军出塞!大军每出一次塞,我们就倒一次血霉,大军找不到鞑靼军队,就攻击我们这些小坞堡;打了败仗,更要攻击我们这些小坞堡,拿我们的人头去换军功!鞑靼人反倒要比他们强一点点,不会随意进攻我们,只要每年给他们纳一点粮食就行了。”

  骆天生问:“既然在塞外生存如此艰难,为何不迁入关内?至少在关内不会频繁地打仗,你们也就用不着担心被边军杀良冒功了。”

  老堡主苦笑:“关内确实不会频繁打仗了,但有比打仗更可怕的事情。”

  龙岩峰好奇:“比打仗更可怕的事情?那是什么?”

  老堡主用拐杖戳着地面,说:“苛捐杂税啊!在塞外,边军过来杀人,好歹还是见血的,一刀就完事了,而在关内,贪官污吏杀人是不见血的,整天就巧立名目,用花样百出的苛捐杂税一刀刀地凌迟我们!在塞外,边军来了我们还能据坞堡持刀枪自保,但在关内我们就是任那些贪官污吏宰杀的羔羊!”

  龙岩峰让他说得有点心情沉重了:“苛政猛于虎,古人说得一点都没错!”

  本来他还想从那些坞保征调一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