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章 定计决战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止境,不如直接拒绝,以绝后患。朝臣议论纷纷,但赵王始终未决。

  朝罢,赵王与平原君、平阳君,上卿廉颇共同议事。赵王道:“今秦军十万,坐困武安,若其不得出,六城不入可也。”

  廉颇道:“武安虽险,秦已据之。今臣已得军二万,据洺水以拒之,或相拒二三月,难持久也。”

  赵王道:“邯郸亦起军十万而守之,可乎?”

  廉颇道:“若邯郸起军十万,臣敢保邯郸不失,未得拒秦于武安之外也。何则,无山川之险也。若十万赵军与秦相斗于城下,赵人残破之余,恐非秦人之敌也。”

  赵王道:“吾起兵二十万以拒之,可乎?”

  平原君道:“长平之役也,殁邯郸精壮十五万。今邯郸城外,户少十五万,耕之不足。复征精壮二十万,则邯郸三失其亩,明春必饥也。”

  赵王道:“若得保邯郸安宁,寡人岂计岁获之失也!”

  平阳君道:“农者,国之本也。邯郸,国之都也。邯郸失耕,社稷之害,宗庙不安,万民饥寒,必有死者相籍于道也。愿王计之。六城之失,固非小也,然愿谋其大者!”

  赵王道:“寡人所患,今日秦至则割六城,明日秦至复割几城。宁不割至邯郸耶?”

  平阳君道:“今赵新败,力气未充。但得休养,士卒复充,岂容秦猖獗!”

  赵王道:“上党已失,邯郸,鱼肉也,岂休养之所有哉!必一战而惊秦心,令其断念于邯郸,乃得休息!”

  廉颇道:“王之言是也。自上党至邯郸,虽经行山道,而易行无险,军数日而至邯郸。其三五而至,时时示警,未若一战而克之!臣愿得赵卒十万,与秦周旋于城下。愿王请诸侯之兵,而击之外。破秦必矣!”

  平原君道:“诸侯兵纵至,亦当在秋后,其能当之?”

  廉颇道:“臣愿以死战之,必勿令邯郸失也。”

  平阳君道:“诸侯能救者,才几何?”

  平原君道:“魏最近,与赵亲,若请之,救必至也。楚最强,虽远,亦当请。楚人深恨秦人,亦当至也。燕人与赵有隙,愿遣使以固之,勿令乘虚。齐人但自保,亦以使结之,勿令动也。韩人……若归之以上党,其亦当至。”

  赵王道:“凡救赵者,赵亦助之复得其故地,不敢自利!”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廉颇道:“赵人久战之余,焉得复战?”

  赵王道:“吾赵独战秦,其失几何?助诸侯战秦,其得失若何焉!卿其详计之!赵纵驱秦离于邯郸,秦力犹完,明岁或再至。若助诸侯复其失地,诸侯四出,秦地日蹙,邯郸久安,其得失复几何哉?”

  平原君道:“王意既决,臣当遣使入诸侯,预以为计。”

  赵王道:“发兵十万,即由廉卿总领,攻伐战取,一任卿意,寡人无所间也。”

  廉颇道:“秦人若欲入邯郸,必先断吾头!”

  平阳君道:“邯郸战祸,田园荒芜,来年之饥,当预为之备。”

  赵王道:“此无虑也。但遣军入诸侯与秦战,则食可得也。”

  平阳君道:“邯郸战起,愿王暂移驾他城,以避秦锋!”

  赵王道:“寡人高卧宫中,看诸卿破秦!”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