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70章 家国有玉_路痴导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大禹杀了防风后,在江南巡游,发现人们默默祭祀防风,怀念防风,不理睬他,明显对他不满,大禹后悔了,后来也死在了会稽,人们就在会稽山建造了大禹陵。

  这是个故事哈,江南流传着很多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和防风的故事,这也证实了大禹的存在。

  大禹是黄河流域中原部落的首领,但是他的陵墓、故事,出现在江南。这本身就说明了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而良渚古国却消失了,第一个可能就是洪水吞噬,秦始皇巡游会稽的时候,这里还是水,秦始皇就是来祭祀大禹的,当然这不是目的,目的是立石望于南海,刻颂秦德。

  一直到乾隆,历朝皇帝都爱巡游天下,最喜欢巡游江南,也必然祭祀大禹。当然祭祀山川和上古帝王,都是为了昭示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

  如果大禹是中原部落首领,定九州而巡江南,那么他就是最早巡游江南的帝王。他开了个头,后面的皇帝又追着他巡游江南。”

  “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战争,天下共主不能光靠开会,讲道理不行,最后还是要动手。

  大家开始定居了,就要抢地盘了。所以我国历史中,南方进攻北方比较少见,基本都是北方先动手。

  这是气候地理因素导致的,南方有定居条件,不需要去外面抢地盘了。而北方寒冷,田地又少,怎么办?只能朝南方迁徙,迁徙过程中就要打架。

  所以,最大可能是自然和战争的双重因素,导致了良渚古国的消失。

  一部分人北上迁居中原,融入了龙山文化等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所以在龙山文化中能够看到良渚文化的反映和延续。

  据此,也有学者提出良渚人迁居中原而建夏朝,成为夏朝的统治阶级。还有大禹是江南人,良渚祖先,越人是大禹后代的说法。

  在另一种记载中,尧舜禹都攻打过三苗,也就是传说中的蚩尤为首领骑熊猫的那一族,就是九黎部落,居于长江流域汉江平原,在炎黄对九黎的战争中,输了,分散,其中一支成为三苗。

  这是一个彪悍的部落集团,有巫术有刑罚,创造了神话,文明程度甚至可能超越了华夏集团。三苗觉得黄河平原不错,可以扩大地盘。华夏集团说我觉得你那里也不错呢,可以南下扩张地盘。

  于是战争一触即发。这两个集团的战争就是黄河部落联盟和长江部落联盟的战争。

  战争持续了很长时间,到禹继位,他在三苗遭逢地震灾害的时候,说他们不尊礼仪,不敬天地,这就是天罚啊,举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去打三苗。这正是趁你病要你命。

  那时候,东夷已经在战争中被华夏集团收服了,禹让东夷帮忙打三苗。就是防风为代表的族群嘛,他们以鸟为图腾,一个个长着大翅膀突然飞临阵地,熊猫转头就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