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4章 做京城最大的包租公_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行。

  得到消息赶来的二壮,看着热情的乡农,看着他们眼中流露出的信任,比做成一百万的生意还要兴奋。

  因为他知道,这份信任太不容易了。

  乡农们朴实是不错,朴实的同时又极度排外。

  他们的产出,只卖给本乡本土认识的人。

  即便知道价格被压得很低,也没人想过要去外面闯一闯,重新找个买家。

  这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乡土意识。

  老人们口口相传,告诉他们,只有本乡本土的人才值得信任。外乡人都是坏人,都是骗子。

  这样的情况,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也在重复上演。

  所谓“杀熟”不就是这么来的吗,地域歧视不也有类似的原因吗。

  叫乡农们主动挑着东西到京城来卖,不好意思,没有熟人,他们干不来。

  但是二壮和伙计们做到了。

  他们用顾玖教的办法,用现银和频繁刷脸,获取了乡农们的信任。

  让这些山坳坳里面的乡农们,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出那一亩三分地,来到天子脚下。

  “谢谢!谢谢!”

  二壮此刻只想说一声谢谢。

  因为这份信任太难得了。

  他虽然不知道顾玖这么做的深意,但是此刻,激动的心情让他不后悔这一个多月的努力。

  知道京城上百万人口每天吃的鸡鸭鱼肉蔬菜水果是怎么来的吗?

  皇宫有皇庄专供。

  大户人家,有自家的庄子供应。

  平民百姓,吃的则是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甚至是四道贩子五道贩子贩来的。

  这些二道贩子,三道贩子,通过本地人从乡下收购了家禽牲畜,蔬菜水果后,再运到京城贩卖。

  京城居,大不易。

  不仅仅是因为京城房价高,还因为京城物价高。

  难道就没有当地乡农直接挑着自家的产出到京城贩卖吗?

  有!

  还有不少。

  但是比起上百万人口的吃喝,本地自耕农所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不值一提。

  就像现代社会,去菜市场买菜,有几个是本地农民自产自销?

  恐怕没有吧。

  本地农民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十有九八也都是买给二道贩子。由二道贩子分销到各个农贸市场。

  在现代那个交通通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农副产品种植户都无法取代二道贩子,三道贩子。

  更何况是在交通不便,通讯更是严重滞后的古代。

  整个京城的农贸市场,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的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给垄断了。价格自然也是居高不下。

  至少比起成本,京城的菜篮子价格是有点高的。

  但是当乡农们主动挑着自家的蔬菜水果,赶着猪羊鸡鸭,来到位于南城门外集市上的四海商行的时候,京城的菜篮子格局终于有了改变。

  四海商行直接从乡农们手中收购家禽牲畜,蔬菜水果。价格自然比二道贩子们给地价格高。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四海商行的农副产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