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长不高后我爆红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行远到得不晚,第五个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基本信息已经录入了人才市场,只要报了名,制片方那边就能收到他的全部信息。

  同样的窗口在整个大厅还有十多个,每次有新的角色需求都会挤满了人。

  熟练的做完这一切,杨行远走回了自己位置,继续吃饭,后面就是等待通知了。

  大概过了不到十分钟,窗口就传来了通知:“请以下念到名字的演员前往c11区面试……”

  杨行远凝神细听,没有里面没有叫到他的名字,他没有露出什么失望的神色,这种情况在这里很正常,僧多粥少,没有被选中才是常态。

  不过这种类似的角色需求很多,刚刚是差不多午饭时间,等到了下午1点开始,播报速度甚至不会停歇,直到6、7点速度才会慢下来,运气好的话,杨行远平均三到五天能接到一个角色。

  其实如果是其他像他这么勤奋蹲点的群演,不至于接戏频率这么低,实在是杨行远的外貌条件放在影视圈太差了。

  一米七三的个头,不胖不瘦的身材,放在普通人里都不算好看的容貌,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五官相对没有什么攻击性,显得比较有亲和力,当年为了梦想,他凭借一腔热血跑到H市,成为一名俗称的H漂,他如今已经三十二岁了,还是没有在演员行业混出什么名堂。

  他在人才市场混了三年,零零散散的接了不少戏,戏份最重的一个角色也只是抗战剧里的内奸角色,台词总共不到十句。

  生活总要过下去的,杨行远也有很多次动过回乡的念头,但是每天清早起来,他还是习惯性的洗上一把脸,穿上衣服就往人才市场跑,也许这种看不到尽头的追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他的习惯。

  下午十二点四十,寻常白领吃午饭的时候,人才市场人头攒动,距离下午的第一次选角高峰期已经很接近了,人流量大增,大家都开始在寻找合适的位置。

  杨行远坐在座椅上,目光时不时往窗口公屏上看一眼。

  这时候,他旁边传来招呼声:“小远!”

  杨行远听到声音转头一看,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光头男人,他露出笑容,热情地打了个招呼:“王哥!”

  在这个影视人才市场里不止有散人群演,还有一些中介经纪人,也就是通俗的掮客。

  这类中介会和一些类型剧组和类型演员保持联系,比如专做战争剧的掮客,手下就会认识一批适合演战争戏的群演,同时和很多制作方保持联系,有些制片方在需要批量群演时,通常懒得在人才市场发布通告,就直接找到熟识的中介经纪人,用他这边的演员。

  当然,要想和甲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类经纪人也要足够懂行,拍戏每分钟都在烧钱,中介推荐一些不合适的群演过去,浪费了时间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