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33章 大英雄(求月票)_我的谍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中。

  程千帆看着报纸上的报道,他心中如刀绞,愧疚之情更如巨石一般,如锉刀割肉。

  黎明徽的《毛毛雨》,是三弟唱给弟妹的歌。

  他还记得,三弟来信说要送给一位姑娘生日礼物,不知道送什么。

  程千帆便回信说,要不你唱首歌给弟妹吧。

  他本是戏言,没想到怀明竟然真的信了,还选了这么一首歌。

  后来他才知道,怀明有次问弟妹喜欢什么歌,弟妹似乎在忙着事情,街边留声机放着这首《毛毛雨》,弟妹便说了句,‘毛毛雨啊’。

  程千帆接到三弟的信,听着三弟的抱怨,想象着怀明一个空中骄子竟然唱着女声的《毛毛雨》,他的嘴都乐歪了。

  同时更为三弟、弟妹这对伉俪能够有情眷属感到开心。

  当年何其欣悦,现在就多么悲伤。

  ……

  下巴上黏了一撮胡子,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

  方木恒站在花旗银行的门口,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周围。

  他的身旁是扮作保镖的刘波。

  刘波的脸色蜡黄,大胡子,脸上有不少麻子,脖子上还有一块火烧的伤疤,面色凶狠,一脸的‘生人勿进’的模样。

  “怎么了?”刘波低声问方木恒。

  “没什么,走吧。”方木恒说道。

  刚才经过码头,他想起了赵义。

  他和赵义不是朋友,只是曾听说过这个同行。

  当然,那个时候他对于这个为日本人歌功颂德的汉奸记者是非常不喜欢,且鄙夷痛恨的。

  万没想到,赵义竟然是重庆方面的人。

  少尉赵义,慷慨赴死!

  恨不能时光倒流,与君痛饮一杯!

  ……

  在陶云红的记忆中,大海是美丽的,是波澜壮阔的。

  她曾经陪同丈夫赵义从老家青岛乘坐轮船南下,两人在甲板上依偎着,看那海天一色,虽无刻骨铭心浪漫之言,却懂双方眼中情意。

  此时此刻,看着无边无际的大海,陶云红只感觉到无比压抑。

  那个要和她一起白头到老的人不在了啊。

  “可有你们大哥的消息?”看到两人从外面抽烟回来,陶云红急切问道。

  尽管已经看到赵义的绝笔书,并且也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但是,陶云红的心中依然带着最后的期冀,确切的说是幻想。

  幻想一切都是假的,丈夫还活着。

  两人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人硬着头皮上前,“嫂子节哀,大哥已经走了。”

  陶云红就那么怔怔地坐在那里。

  然后她起身,有些踉跄的朝着甲板方向走去。

  两人吓坏了。

  “嫂子,你不能想不开,你要想想肚子里的孩子。”

  “我没事。”

  “嫂子。”

  “不要跟着我。”陶云红抬手,制止了两人跟过来,这个柔柔弱弱的女人此时此刻的表情是那么的坚决,“放心吧,我不会寻死觅活的。”

  她低着头,喃喃自语,“你说的,我记住了呢。”

  她忘不了,丈夫离开家门那天,挥了挥手,‘走了啊,你自己一个人照顾好自己’。

  这是赵义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她当时还抱怨说‘罗里吧嗦’的。

  自己当时怎么就没有觉察到什么呢。

  哪怕是再多说几句话。

  甲板上。

  姚云红站在那里,看海浪,看蓝天,看云卷云舒。

  看一望无垠的海面。

  空中,有海鸥飞过。

  像极了她同他当年一起甲板看海。

  似有鸽哨声。

  陶云红仿佛听到赵义吹口哨的声音。

  赵义口号吹得很好。

  他说了以后要教儿子吹口哨呢。

  陶云红靠着栏杆,她的手,轻轻摸着肚里的孩子说:

  爸爸是大英雄呢。

  这个女人终于接受了丈夫殉国的事实。

  她就那么的抚摸着自己的肚子,“这片海,爸爸也看过呢。”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拜谢。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