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64章 八月十二日,夜(求订阅求票票)_我的谍战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力相差悬殊,因此,在国民政府内外,都有一部分人积极主和,或者设法推迟大战时间。

  在国民政府内部,以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薛志昌为代表。他认为,中日空军力量之比尚不足一比三,抗战准备至少尚须六个月。

  七月份的时候,薛志昌就曾经致函军政部部长何英臻,主张“和平仍须努力求之“。

  薛志昌甚至还特别致电杨西山,“请为和平运动“。

  在知识阶层中,胡志、姜孟岭等都主张“忍痛求和“,认为“与其战败而求和,不如于大战发生前为之“。

  为此,胡志两次面见常凯申。

  上月月底,他向常凯申提出,“外交路线不可断“。

  一周前,胡志再度面见他常凯申,他向常委员长建议,放弃东三省,承认“满洲国“,以此解决中日两国间的一切“悬案“,换取东亚长期和平。

  就在今日下午,胡志再度面见常凯申,要求常凯申在大战之前作一次最大的和平努力。

  他在面交蒋介石的书面建议中提出:

  近卫内阁是不赞同现在就全面侵华的,所以,是一切都是可以谈的,机会不可失。

  此外,胡志指出来日本财政有基本困难,日本内阁也不想打仗。

  第三点是,中央军是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础,一旦开战,中央军很快消耗殆尽,国民政府失去军事基础,国家可能解体,如此更加没有可能抵抗日本了。

  所以,要忍,要和谈,可以失去一些地盘和利益,避免打仗。

  无论是薛志昌还是王崇浩,或者是胡志,他们提出的和谈方略,都没有影响到常凯申。

  真正令常凯申动心的还是各国使团提出的设立上海为不设防城市的建议。

  常凯申也许不一定认可这个建议,但是,各国使馆的介入,令他看到了国联介入中日战争的希望,这也是国民政府一直以来最大的期待。

  于是乎,就在不到十个小时后即将对日本军队发起雷霆一击的时候,南京统帅部对上海前线军队紧急按下了暂停键。

  张文柏看着手中的电文,一脸悲愤,最终长长叹息。

  “命令各部,严阵以待,不可懈怠。”张文柏下令说道。

  “是!”

  ……

  陶尔斐斯路。

  这是程千帆为上海特情组安排的秘密据点之一。

  程千帆乔装打扮,以‘肖先生’的身份和形象出现在这里:

  留着胡子,戴着帽子的中年男子形象。

  “汇报一下各部的情况。”程千帆沉声说道。

  “此人同程千帆二度会面后,没有去别的地方,依然是去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豪仔回答说道。

  “弄清楚此人的身份了?”程千帆问道。

  “此人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武官处三等武官江口英也中尉。”豪仔回答说道。

  第一次来到陶尔斐斯路这个据点,‘面见’肖先生的应怀珍颇为震惊:

  特情组的其他同僚确实是能力不凡啊,仅仅数个小时,便查清楚了同程千帆会面之日本人的身份。

  相比较而言,她这边却是有些拉跨了。

  想到今天竟然被程千帆那个混蛋占了些便宜,自己却并没有收集到更多的情报,应怀珍冷着脸,恨得牙痒痒。

  “应总务,你今日同程千帆有过直接接触,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程千帆看向应怀珍,问道。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