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百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拓片。一行人从大相国寺转出来,沿着南门大街向景灵宫外的长庆楼过去。

  这条街上的店铺向来售卖日常用品,如铙子、木梳、篦子、刷牙子、领抹、各色针线、胭脂、头巾之类。

  明远等人都对这些日常杂货不感兴趣,正要快步越过的时候,却由明远发现了玻璃灯罩。

  ——仿冒这么快就出现了!

  明远连忙托了一枚在手中细看。

  只见这确实已经是玻璃工艺了,但是玻璃本身不够纯净,看起来竟有些毛玻璃的效果。玻璃灯罩表面还遍布自然不规则的纹路,甚至有点像哥窑出产的名瓷表面布有的“金丝铁线”花纹。

  明远兴致勃勃地看了,一问价格,竟只要500文。

  他刚要开口,那售卖的店家以为他要还价,连忙说:“实是不能再便宜了。您打听一下,同样的灯罩,若是宫家出品,至少要5贯钱,您想买还不一定能买到。”

  明远点点头:确实如此。

  宫黎的作坊,出品的玻璃器皿确实是顶级的,能够做到纯正无色,质地坚硬。

  但是作坊产能有限,而且最近生产集中在利润空间最大的玻璃窗上,便给其他小作坊留下了仿冒发展的空间。

  他又问:“晚间使用,够不够透亮?”

  商贩顿时一呆,待要硬着头皮解释,说这灯罩够亮吧,眼看着面前小郎君如此俊秀又如此诚挚的一张面孔,这小贩也没法儿昧着良心把话说出口。

  于是商贩只能讪笑道:“毕竟便宜……”

  明远点点头,一转身,向华就娴熟无比地掏了半贯钱出来,将那玻璃灯罩提在手中。

  这时远处传来史尚的呼叫声:“明郎君,东家……叫我好找!”

  这已近冬月的天气了,史尚还是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枚颜色鲜亮的山茶花簪在鬓边。他急急忙忙地跑到明远面前,一眼瞅见向华手里托着的玻璃灯罩,忍不住也惊讶:

  “这么快就仿制出来了?”

  “郎君,怕是有人从宫家作坊里把这制玻璃的方子和技术泄露出来了,要不要小人跑一趟开封府?”

  刚刚美滋滋地收下半贯钱的商贩,听见“开封府”三个字,已经吓得直摇手:“官人,这跟小人的店铺没关系!小人只是进的货……”

  明远却笑着摇头:“不必管它。”

  他一早就知道,这制玻璃的技术,捂是捂不住的,迟早会传出来的。

  所以才关照了宫黎,先捡那最出彩、最有社会影响力的玻璃窗,其它小型玻璃器皿,闲时做做就算了,不着急大规模上马。

  现在看起来,宫黎的作坊,保密工作做得还算好。

  市面上仿制的都是工艺简单的器物,虽然能看出是吹玻璃吹出来的,但是成品的做工与质地都还未臻完美。

  显然有些人在“照猫画虎”,看过了猪跑,就尝试自己做猪肉吃。他们只打听到玻璃的吹制技术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