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3章 弯道超车(中)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主流液晶显示器,尺寸为8~10寸。

  3代线(1996年),尺寸为12寸。

  4代线(2000年),尺寸为17寸。

  这里有个概念,要介绍一下,经济尺寸。它指的是在同样的玻璃基板上,生产出来价值最大的产品切割尺寸。

  例如,在一块玻璃基板上,可以生产两快英寸的显示器。还有个选择,那就是用生产一块14英寸的显示器。

  在早期的液晶市场上,有这么一个规律,叫做大一寸,价格翻一倍。也就是说,17寸的显示器,价格是15寸的四倍。

  按照这个规律,14英寸的价格,应该是10英寸的16倍。为什么10英寸会成为经济尺寸?就是因为14英寸的成品率太低,低到售价高16倍,都收不回成本的缘故!

  ————————

  另一个关于早期LCD生产技术难度的证据。

  在2000年之前,市面上销售的液晶显示器,都有个叫做“坏点率”的指标!

  这个指标就是说,一块屏上,是允许坏点存在的。只要坏点数小于某个数字,都算合格产品!(小于5个算合格,小于2个算优等品!)

  这就说明,以当时的生产工艺,坏点的出现是应该的,而且是必然的!

  而这个坏点,过了2000年以后,过了5代生产线之后,就迅速消失了!

  大家购买的笔记本也好,桌面显示器也好,电视也好,谁见过坏点了?

  为什么在21世纪初,会有Plasma等离子电视这种产物。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人相信液晶显示器可以做得这么大!

  ————————

  但这个结论,很快就被5代线打脸了。

  在5代线之前,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市场,只是笔记本电脑以及桌面显示器,但是过了2000年,液晶显示器的主要市场,就成了电视。

  液晶的尺寸,也开始了大跨步的增长过程。

  5代线(2002)的经济尺寸,就来到27寸!,6代线(2004),37寸,8代线(2006),52寸!

  在液晶显示器的攻势下,PLASMA,等离子电视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所有在PLASMA技术上下赌注的厂家,彻底血本无归。

  (长虹投资20亿美元,在此之前,长虹是绩优股的代表,这之后,就变成了垃圾股。)

  之所以南韩,台湾,乃至之后的大陆,可以在液晶产业上反超日本,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反周期投资。否则为什么韩国,美,和台,在整个90年代,都无法成功?

  这些后进者可以反超日本,根本原因,液晶生产技术,发展到5世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大规模降低生产难度的技术!

  ————————

  为什么日本厂家会给韩国厂家以反超的机会,就是在韩国厂家开发5代线技术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