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一号工程(下)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晶圆项目,设到春城,还有两个考量。

  第一个,保密。经过了12寸液晶泄密事件,全彩已经成了众矢之的。

  开设一个新基地,就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做法。

  第二个,经过两轮与刘璇的接触,成永兴在这段感情里面对的最大困境就是距离。再加上春城本身就是他的家乡。

  把第二基地放到春城,就是一个自然的选择。

  ————————

  “那叫我来做什么?这个一号工程跟我没有关系啊!”

  白学成有点迷惑了。如果谈2代线的事情,其实去全彩公司去谈更妥当一点。

  “这里有两个事情,跟全彩有关系,都需要你的支持。为什么把一号线,迁移到春城,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希望通过这条LCD产线,培养和培育相关的产业工人。”

  一个晶圆厂,不是建成就可以投产的。相关的技术人员,也都需要培养。而培养半导体生产线产业工人的最好办法,无疑是通过LCD产线来进行了。

  “第二个,就是资金。我准备把《全彩科技》的设备采购权利,收回到《光电设备》手里。通过《全彩科技》的设备采购款,来为晶圆产业输血。”

  随着LCD产业已经逐步走上正轨,产线的逐步量产,慢慢的,它就有了一定的盈利能力。但比盈利能力更重要的则是它的融资能力。

  由于《全彩科技》的独有技术,吸引投资人比较方便。像2,3,4,三条产线,主要资金都是外部投资人的资金。那么从这里揩油就是最好的办法。

  这个思路有点像当初的智商税。

  随着TFT-LCD市场的打开,TFT-LCD的产能,也会迎来一个全面爆发的过程。

  在原来的历史上,到94年底,世界上兴建了21条TFT-LCD产线,它的产能总数,高达每个月63万片。其中新增的产能,是54万片。

  这个市场空白的绝大多数,都需要《全彩科技》去填补。以现在的2号线为参照,哪怕其良率为100%,双班制生产,也需要54条新线!而每条线的设备采购款,高达亿人民币。

  由于LCD产能爆发引起的半导体设备采购款项,就高达了80亿人民币!这还是不考虑2代线的造价更高等因素的保守估计。

  晶圆产业的投资,就要着落在这里了。

  ————————

  “一号工程,有没有具体目标啊?”

  “初步的思路,是在93-94年间,建设一个2微米的小型晶圆厂,然后通过技术进步,逐步升级到1微米进程。”

  叶静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最后选定了LELE路线作为光电下一步技术演进方向。

  《多图案技术》在这个时代,其难度比纳米时代,小得不是一点半点。小数点后少了两个零的精度,导致在纳米时代,大家最头痛的衍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