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8章 金手指(下)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力量,来自机械系,也就是现在的机电学院。

  机电学院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在1993年,是以机械和精密仪器两系为主合并产生的。但是精密仪器系,随着在光刻机领域的投入逐步加大,已经今非昔比。

  光刻机自己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对相应学科的拉动力量,也是不可小看。

  精密仪器系下属各专业,这些年成果不断,效益也不差。它已经开始酝酿,成立独立的精密学院了。

  尽管失去了精密仪器系这个主力院系,机械系还是升级为机电学院了。

  LED/LCD生产线上的大量工装设备,都有机械系的影子存在。

  而且随着LED,LCD的制造技术升级,产业自动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机械系下属的机器人专业将会越来越重要。

  由于计算机学院的实力日益增强,它的一些边际效应也开始扩散。很多选修软件专业的学生,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机电学院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机密机床》的规模可比校实习工厂大多了。有了这么一间关联的大型机床企业,关于数控机床的想法和项目,有了实施的基础。

  机电学院的师生们开始了一轮又一轮刷论文的工作。

  《机密机床》集合了国内最强的力量,冰量的高精度加工技术,奉天机床的机床制造,机电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的数控技术,背靠着蓬勃发展的半导体设备行业,开启了一段绚丽的征程。

  ————————

  在这个过程中,拥有软件专业的双学位学生,无意中成为了跨学科应用的最佳研究人员。

  这个双学位政策,绝不仅仅是给工大学子提供更好就业出路这么简单。

  90年代初期,正处于计算机技术向其他行业扩散的关键时刻。数控机床就是计算机技术扩散到机床行业的典型案例。

  同样的融合也发生在航天,航空,测量,交通,电子,材料,通讯等领域。

  这批学生的能力与价值,很快就被各用人企业及研究所发现了。

  ————————

  光电系这些年始终是依托大学进行发展,无意中解决了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症结。那就是科研院所与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

  工大这两年,由于LED和LCD等新兴产业的缘故,许多院系都已经实质性走到了世界科技水平的前列。

  一批批的年轻人成长起来,逐渐挑起了大梁。

  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和产业的拉动作用。另一个原因则是国家力量,在LED及LCD领域,没有相关科研院所。

  这个结果也是奇怪得很。

  ————————

  在欧美,国家级的重点研究机构,普遍都被置于大学的管理和维护之下。这在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产生一个双赢的效果。

  优秀学生通过科研机构的实际项目,进行实践和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