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移风易俗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稍微多一些,但是要学习知识,大多数孩子还是会寻求教士们的帮助,还有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则是从行会师傅那里学会读写;贵族家庭则正规得多,他们会聘请出名的教师来到家中教授后代,其中不乏女性教师—――当然,能够前往外地担任教师的女性,大多数都是贵族家族的后代,她们的行动比起平民姑娘要自由,优渥的环境让她们多才多艺,但她们却不可能出门干活。对这些姑娘来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都可以去另一个贵族之家担任家庭教师。诺曼有许多的艳(ok)情小说中,女主人公大多就是这样的家庭教师身份。

  唐人现在的这种公学,就让诺曼人有些看不懂了。

  据说,在公学之中教授读写的,基本都是唐人,有许多还是唐人官员,章白羽本人就在托利亚教授过一段时间的写字。

  在教师的任命上,都护府只任命唐人:所有的教师,唐人叫先生,全部都是唐人,无一例外。

  那些前来学唐字的孩子,看起来都是平民。唐军的新贵们普遍年轻,许多人甚至来不及婚配就居于高位,据说这些人的子弟以后也会进入公学,当然,诺曼人是不太相信的。

  唐人的将城内最高大的石堡同时用来祭祀祖先和教育子弟,这件事情引起了诺曼人的嘲笑。他们觉得这是唐人贫弱惯了,没有钱去修缮更多的建筑。

  唐人们对于诺曼人的嘲笑同样感到好奇,对于唐人来说,崇敬祖先和教育后代,本来就是同一件事情,不过是把祖先做过的正确事情告诉后代罢了。

  每一个城镇之中,或许没有都护府的官派商人、没有挥金如土的富翁、没有骄横跋扈的军功贵族,但却一定会设立学官――许多完全没有任何贵族血脉,或者不是章白羽亲戚的平民,因为拥有学识,竟然得到了类似于‘王室官员’这样的角色,并且所享用的俸禄和城守相差无几。这些学官见到城守不必行礼,秋冬供柴、棉,春夏供布、果。在马恩吉城,唐人的学官分得的居所就是过去诺曼人的富人区,已经有婚配的唐人学官,都护府会给他们分配独立的房舍,如果没有婚配的学官,都护府则会为他们促成婚事。最可笑的是,这些学官竟然也会因为生下子嗣而获得奖励,奖励与唐民相同:猪、羊与麦。

  尼塔地区的一位教士,在六十年前曾经出版了一份小册子。

  这个小册子的主要讲述的是,世界变得更糟糕,主要是穷人的错。

  这个小册子是这样阐述的,因为穷人天性的恶劣,所以他们会疯狂地生下后代,但却不会将他们培养成为体面的人,长此以往,穷人的后代越来越多,他们会成为佣兵、城镇无赖、地痞、拦路劫匪、盗贼,与此同时,体面的市民却需要花费更多的财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