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一章 打脸_大宋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夫人王修芝是完全不看好赵德昭的此行。

  此时的儒教还没有形成,传世的是儒家或者儒学,也可以说是儒门或者儒道。

  对于孔孟之道的经史奥义,还是非常讲究和在意的。

  作为结发夫妻,王修芝是天底下最了解赵德昭的一个。

  她深知这个丈夫蒙学都是勉强过关,至于参加经筵所必备的高深经义,那是完全不通。

  所以她想劝赵德昭放弃这个机会,装病不去,免得露怯。

  “参加经筵,又不一定非要上台讲经,就算上台讲经,难道我非要讲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经义嘛!”

  赵德昭为了大宋的儒学传承,大义凛然,义无反顾的决定参加。

  汴河就在东京城外三十里,白云书院就在汴河畔垂柳掩映的山庄中。

  骑马或坐轿用不了两个时辰就到了。

  赵德昭只带了蒋安、钱牛儿等几个侍卫随从,在经筵当天赶来观礼。

  山门外人已经渐渐多了,到了书院正门,更加络绎不绝。

  来往的都是头戴方正巾帽,身穿宽博衣衫的书生士人,真可说是“远近学者皆归之”的盛况了。

  只见正门门额上,皇帝御笔亲书的四个大字已经镶了上去,门梁下彩屑纷飞,都是爆竹的碎屑。

  赵德昭策马继续前行,不远处就是书院内院了,大家下了马,找看管人寄托了马匹。

  继续往里走,只见第一道院子的影壁上,正拓着自己题的字。

  “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

  这是赵德昭抄的范仲淹的《南京书院题名记》里的几句,用在这里非常契合。

  也难怪会再次震惊虞白。

  进了院子,来往都是士人举子,蒋安等人就留在院外。

  赵德昭自己边逛边看,并不急于找虞白说话。

  整个白云书院都是新建成的,赵匡胤给了三百金,赵德昭也给了一千两银子。

  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占地面积怕有几十亩,算得是大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学院了。

  正逛着,忽听身后有人怪声怪气的道,“想不到白云书院落成,来的可不止士人学子,天水郡王这等杀气滔天的人物,也来参加经筵?”

  赵德昭不禁皱眉,老子不找麻烦,麻烦主动来找老子,这是谁这么不开眼。

  转头一看,见是个三十几岁,肥头大耳的矮胖子,人物过于猥琐,即使穿着宽博峨带的士人装,也显得极不协调。

  赵德昭知道这人是晋王赵光义的心腹,叫张德文,现在任着个翰林的虚衔。

  他傍边一人,身材相貌倒还过得去,唯有一张脸,黑的可以,晚上出门都能吓着人。

  这人叫隋静波,是实授的吏部员外郎,也是赵光义的心腹手下。

  这两人虽然样貌猥琐,却都是当代出了名的鸿儒,尤其张德文,曾参与编撰了《唐史》七十二传,既有文名,又有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