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初到末镇_虚境调查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二条载人,一条放行李箱子——这已是陆澄他们各有储物空间,大大减轻负重的结果了。

  水路上的风景极美,山是老瓜皮色,溪水是鹦鹉绿和鸦背青,上空是绵延的红云,映在水上如同赤玛瑙。

  船夫在镇外的埠头就放陆澄三人下船。

  柳探长从他的“戌宫猎队”里派遣一只C级百泉缚灵狗“破军”跟随陆澄三人进入镇子;另安排其他缚灵狗在山阴县到末镇的水路边蹲点潜伏,共享“破军”的感知,接力传递陆澄三人在末镇的情况。

  ——“戌宫猎队”的每一只缚灵都有跨越一座大型城市的单独行动范围,经过拥有“追踪C”的猎人柳子越统合,他可以安坐山阴县里,随时向省督军的副官报告敌情。

  这是一个阴晦萧索的镇子。

  从黎明的山阴县码头出发,船到末镇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太阳就开始急坠,在深山的另一头升起了一轮隐隐约约的晕红月亮。

  江南别的地方到了三月下旬,已经是春气和畅,这里仿佛停留在深冬,草木枝头都是一派萧索。

  水流入末镇,分成无数条毛细血管般的小河浜,把镇子切割得无比细碎。大大小小的石桥把镇子缀合在一起。

  末镇的水很凉,凉得自杀都不愿往水里跳。

  街巷上的门户紧闭,只有窸窸窣窣的声音时不时传出。

  游荡在镇子上的寥寥几个人容貌十分古怪,面孔青白,眼珠子像死鱼,又白又硬,鬼祟地从远处角落里觑陆澄他们,喉咙深处里发出“海乙那”那样孩子似的意义不明的笑声

  ——仿佛就是丁霞君所谓的“末镇病”患者。

  陆澄他们一接近,那些“末镇病”患者就畏缩地跑走。拐了一个弯,就找不到踪迹。

  丁霞君博士感慨,

  “每一个山区都有自己奇妙的微气候,风雨阴晴难以预报,所以迷信的乡民常认为有神灵居住在山里,东方西方都是如此。

  ——我们还是先去‘咸通旅社’驻扎吧。”

  在“咸通旅社”,一脸官威的丁霞君则向掌柜夫妇出示了官面开具的“科考”证明,说他们是唐国教育部派下来的地质调查员和方志采编员。掌柜夫妇也不敢生出什么歹心来。

  陆澄问掌柜老刘借了三件老棉袄,裹在大家的正装外面御寒,另外付了一千银元食宿全包的十天住店费。这笔钱在山阴县也是不菲,掌柜夫妇笑逐颜开。

  “小陆,穿什么棉袄,送你们三件上好的狼皮袄!”老刘豪爽道。

  ——这家“咸通旅社”是山阴人掌柜老刘和他老婆从战后跑到末镇开设的。

  他们有一个儿子在风光旖旎的省城临安上新式学堂。这对中年夫妇为了供养儿子的前途,冒了极大的风险来末镇开设了镇子有史以来第一家旅社。

  除了当旅社老板,他们也是镇子特产药材和毛皮最大的中间商

  请收藏:https://m.cm121.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